[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热处理生产用自动化水冷淬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3782.4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5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钱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光青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曌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3 | 代理人: | 陈鹏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热处理 生产 自动化 水冷 淬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智能热处理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热处理生产用自动化水冷淬火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正负极上电性连接有线圈,还包括柱体,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托板,柱体一侧设有水箱,还包括:整理机构、输送机构和运送机构。将若干适量的盘状工件倒入整理机构内整理,可将最初杂乱的放置的工件整理成单一排列的状态,再通过输送机构将凹面朝上的工件输送至运送机构,运送机构再将凹面朝上的工件输送至托板上,工件被线圈加热至所需温度,再通过运送机构带动工件移动至水箱上方再放入水箱内,因此可以自动化完成工件的淬火加工且可保证盘状工件的凹面朝上并放入水中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热处理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热处理生产用自动化水冷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在将工件加热到某一高温后用水使其急速冷却,实际生产中需要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淬火,现有盘状工件,其形状和圆盘相似,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盘状工件形状可参考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盘状工件可归为其上有凹面的工件,在冷却时,如果将盘状工件的凹面水平朝下放入水中,存在盘状工件漂浮在冷却介质上的情况,是因为盘状工件的凹面内部填充有空气,盘状工件的凹面朝下而其中的空气无法排出,因此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将盘状工件的凹面向上放入冷却介质中,而现有的自动化水冷淬火装置在对盘状工件进行淬火处理时,通过夹具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水中,而此时的工件无法确保盘状工件的凹面均处于向上的状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热处理生产用自动化水冷淬火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自动化水冷淬火装置在对盘状工件进行淬火处理时,通过夹具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水中,而此时的工件无法确保盘状工件的凹面均处于向上的状态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热处理生产用自动化水冷淬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智能热处理生产用自动化水冷淬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交流电源,所述交流电源的正负极上电性连接有线圈,还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线圈位于托板正上方,所述柱体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固连在底座顶部且水箱内装有冷却介质,还包括:整理机构、输送机构和运送机构。
所述整理机构、输送机构和运送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整理机构出料端与输送机构连通,所述运送机构可移动至输送机构内并将输送机构中的工件转移至运送机构中,所述运送机构出料端设置在线圈一侧,所述运送机构可将其上的工件转移至托板上。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下转盘,所述下转盘设在底座上方,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朝上设置并固连在下转盘底部圆心处,所述下转盘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圆口,所述下转盘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圆环,所述圆环与圆口的个数相等,所述圆环分别位于圆口上方且圆环的内径与圆口的直径相等,相邻的所述圆环之间均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端的形状与圆环的形状匹配,所述弧形板与圆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弧形板与圆环的顶端面齐平,所述圆口内上端均设有上圆片,所述圆口内下端均设有下圆片,所述下圆片固连在圆口内侧,所述上圆片底部圆心处均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下端贯穿下圆片,所述圆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连在下圆片和上圆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光青,未经钱光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3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