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聚聚酯化妆品包装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33148.0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4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乔艺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183 | 分类号: | C08G63/183;C08G63/86;C08G63/78;C08K3/36;C08L67/02;C08L55/02;C08K3/22;C08K5/103;C08K5/134;C08K5/526;B29C48/40;B29C48/25;B29C48/285;B29B9/06 |
代理公司: | 汕头兴邦华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7 | 代理人: | 蔡玉銮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潮汕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聚 聚酯 化妆品包装 材料 制备 方法 以及 挤出机 | ||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透明耐化学腐蚀共聚聚酯化妆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对苯二甲酸、新戊二醇、乙二醇、纳米SiO2、乙二醇锑、磷酸三苯酯为原料,得到纳米SiO2改性的PETG聚酯。再将纳米SiO2改性的PETG聚酯、纳米ZnO、PET树脂、ABS树脂、山梨醇酐硬脂酸酯等物质混合搅拌;将混合物料熔融共混、挤出后,造粒,得到高透明耐化学腐蚀共聚聚酯化妆品包装材料。纳米SiO2改性的PETG聚酯的加入,不仅可以增强ABS和PET两者的相容性,同时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透明度和性能。从而得到基于共聚聚酯的高透明耐化学腐蚀的化妆品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包装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共聚聚酯化妆品包装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用于制备共聚聚酯化妆品包装材料的挤出机。
背景技术
化妆品的品种繁多、功能各异,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化妆品包材存在各种弊端。比如玻璃、塑料等化妆品包装材料存在塑料对环境的不友好性、玻璃瓶的耐冲击性能较差等问题。而以ABS、PETG为代表的树脂材料本身具有高透明性、柔韧性、高耐腐蚀性、可加工性和低成本的优点,从而使得各类以树脂制备的化妆品包装材料得到普及。
现有技术关于利用树脂制备化妆品包装材料的研究如下:
中国专利CN103481437B公开了一种共聚聚酯容器的成型方法。将PCTG共聚聚酯原料加入到注塑机中熔融,然后将熔融的PCTG共聚聚酯注入模具模腔中,冷却成型,得到共聚聚酯容器。但是单纯的共聚聚酯制备的成型容器适用于化妆品包装材料,其耐腐蚀性能、外观的透明度等和复合树脂材料相比,性能较差。
又如中国申请专利CN112694658A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将线性低密度的聚乙烯和长支链聚乙烯混合后熔融挤出、造粒,得到具有高透明、较高力学性能的薄膜材料,适用于化妆品包装材料。但是该聚乙烯薄膜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容易产生黄变、使用时长较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聚聚酯树脂制备具有高透明、耐化学腐蚀特性的化妆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纳米SiO2改性PETG聚酯:对苯二甲酸、新戊二醇、乙二醇、纳米SiO2、乙二醇锑、磷酸三苯酯混合打浆,得到浆液;浆液加热、发生化合链节反应,得到混合液料;混合液料进行减压真空聚合反应,得到熔体;熔体出料、水下冷却、切粒,得到纳米SiO2改性的PETG聚酯;
步骤(2)、将纳米SiO2改性的PETG聚酯、纳米ZnO、PET树脂、ABS树脂、山梨醇酐硬脂酸酯、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OP蜡在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
其中,山梨醇酐硬脂酸酯又称单硬脂酸山梨醇酐酯,分子式为C24H46O6;
步骤(3)、将混合物料通过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高透明耐化学腐蚀的共聚聚酯化妆品包装材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对苯二甲酸、新戊二醇、乙二醇、纳米SiO2、乙二醇锑、磷酸三苯酯混合质量比为(10000-12000):(2500-3000):(3000-4000):(20-40):(10-20):(5-15)。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对苯二甲酸、新戊二醇、乙二醇、纳米SiO2、乙二醇锑、磷酸三苯酯混合打浆的时长为30-6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化合链节反应温度为200-255℃、反应时长为3-4h。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减压真空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80-300℃、真空度为0.09-0.1MPa、反应时长为200-2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乔艺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乔艺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3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