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方案智能决策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1027.2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沈凤杰;许剑冰;薛峰;张志;崔晓丹;谢丽军;王杰;张丽全;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G06Q10/063;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低压 减负 配置 方案 智能 决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方案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电网调管范围内的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模型、减负荷控制策略模型、扩展负荷模型,结合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模型的装置运行信息,确定低频低压减负荷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集合;
步骤2:针对所述低频低压减负荷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集合,根据指定电网运行工况或负荷水平以及低频低压减负荷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获取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关联的可中断负荷功率,根据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的功率,得到低频低压减负荷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的净功率,根据低频低压减负荷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净功率得到电网低频低压减负荷各轮次投运切荷量;
步骤3:设置减负荷方案模型中目标参数,判断所述电网低频低压减负荷各轮次投运切荷量是否满足目标参数中上级调控机构下发的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要求或设定的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目标参数;
步骤4:当电网低频低压减负荷各轮次投运切荷量不满足上级调控机构下发的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要求或设定的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目标参数时,根据减负荷方案模型中决策约束、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模型的装置运行信息、电网运行工况给出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智能决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方案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遍历减负荷控制策略模型,以负荷元件所属装置ID为索引获取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模型的装置运行信息,根据所述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模型的装置运行信息,剔除与调度主站通信状态为“中断”、低频/低压功能压板状态为“退出”或研判状态为“异常”的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对应的负荷元件记录,得到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处于可用状态的关联负荷元件集合;
遍历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处于可用状态的关联负荷元件集合,结合负荷元件属性中对应的跳闸出口压板和允切压板状态信息,筛选允切压板、跳闸出口压板状态均为投入状态的记录,形成低频低压减负荷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集合,剩余部分作为备用可切除负荷元件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方案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遍历所述低频低压减负荷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集合,通过负荷元件名称在指定电网运行工况或负荷水平中查找并获取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功率;
再通过负荷元件名称匹配查找所述扩展负荷模型中对应记录,获取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关联的可中断负荷功率并记录其所述分区,再将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功率扣除相应的可中断负荷功率,得到低频低压减负荷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净功率;
针对所述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集合,以所属电网分区为主索引、所属轮次ID为次索引,逐个累加实际可切除负荷元件净功率,得到电网每个分区低频低压减负荷各轮次投运切荷量,再逐一将每个轮次中各分区投运切荷量累加后得到电网低频低压减负荷各轮次投运切荷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方案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调控机构下发的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要求的获取方法,包括:
在减负荷方案模型中,查询分区为“全网”的记录,获取记录中的轮次、该轮次对应的基准负荷水平、该轮次原始应切荷量信息;
根据所述指定电网运行工况或负荷水平,确定当前电网总负荷水平,根据当前电网总负荷水平、基准负荷水平以及电网负荷折算系数计算配置方案修正系数,其中,;其中,为电网负荷折算系数;
遍历减负荷方案模型,根据得到的所述配置方案修正系数自动计算修正后的应切荷量,其中;将作为上级调控机构下发的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频低压减负荷配置方案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负荷方案模型,包括:
目标参数、决策约束;
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电网负荷折算系数、目标应切荷量或比例和备用目标切荷量或比例;
所述决策约束包括:各轮次允许切除负荷类型、可切用户最高等级、是否计及可中断负荷和是否自动剔除有源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10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交线照明光学三维成像装置
- 下一篇:钻床用异形零部件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