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8059.7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3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会;王津;赵永宽;赵猛;何娟;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5/46;E02D15/04;E02D17/04;E02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富水砂 卵石 二次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新建地连墙(3)施工范围内布置降水井(16),并降水至外侧导墙(1)的开挖工作面以下;2、放坡开挖外侧导墙,外侧导墙位于既有地连墙(2)与新建地连墙之间;3、施工外侧导墙,并及时进行外侧导墙的开挖土方回填;4、在新建地连墙的内侧施工旋喷桩(5);5、开挖旋喷桩与外侧导墙之间的土体并施工内侧导墙(6);6、开挖土体,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浇筑新建地连墙;7、在外侧导墙和新建地连墙上设置压顶梁(8),并通过压顶梁在基坑内施工内支撑(9)。本发明能避免在富水砂卵石层施工地连墙二次成槽时塌孔,提高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连墙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施工用地面积的日趋紧张,为达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筑结构的地下深度逐渐加深,地下外墙距用地红线距离越来越小,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部分已完成基坑支护的工程中,后期如若需要进行二次支护,以达到地下结构深度再加深的要求,此类工程往往采用地连墙再加深施工工艺进行二次支护,而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在施工时,由于土层受到前期既有地连墙成槽的扰动极易发生塌孔的风险。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对于内摩擦角较小的砂卵石层施工环境中,地连墙二次成槽时塌孔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受到用地红线的制约,新建地连墙再加深后一般采用与地下室外墙采用两墙合一的做法,即新建地连墙兼做地下室外墙,此做法对新建地连墙的二次成槽质量的要求均较高,采用传统做法施工的新建地连墙的二次成槽质量无法满足要求。
地连墙二次成槽的传统做法是:开挖地连墙的导墙,然后进行地连墙二次成槽,传统的地连墙二次成槽做法在施工时存在较大的塌孔风险,尤其在土质条件较差的富水砂卵石层区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施工方法来避免在富水砂卵石层中进行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的塌孔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能避免在富水砂卵石层施工地连墙二次成槽时塌孔,提高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新建地连墙施工范围内布置降水井,并降水至外侧导墙的开挖工作面以下;
步骤2:放坡开挖外侧导墙,外侧导墙位于既有地连墙与新建地连墙之间;
步骤3:施工外侧导墙,并及时进行外侧导墙的开挖土方回填;
步骤4:在新建地连墙的内侧施工旋喷桩;
步骤5:开挖旋喷桩与外侧导墙之间的土体并施工内侧导墙;
步骤6:开挖土体,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浇筑新建地连墙;
步骤7:在外侧导墙和新建地连墙上设置压顶梁,并通过压顶梁在基坑内施工内支撑。
所述的步骤1中,降水至外侧导墙的开挖工作面以下至少500mm。
所述的步骤2中,外侧导墙的开挖深度不超过位于既有地连墙顶部下方且与既有地连墙顶部相邻的楼层梁板的标高,外侧导墙的厚度为既有地连墙的内皮与新建地连墙的外皮之间的距离;外侧导墙放坡开挖的坡度为45°。
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3.1:进行外侧导墙的钢筋绑扎施工;
步骤3.2:在外侧导墙内预埋钢管,钢管位于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的接头处;
步骤3.3:混凝土浇筑施工外侧导墙;
步骤3.4:外侧导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前期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8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