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定区域范围的点数据空间聚集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6954.5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0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饶传坤;许琼怡;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7 | 分类号: | G06F16/9537;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定 区域 范围 数据 空间 聚集 测量方法 | ||
1.一种一定区域范围的点数据空间聚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针对待测量区域,将区域范围内的待测量人口或者设施数据转换为点数据的位置分布信息;
S2:根据点数据的位置分布信息,计算待测量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点数据之间的实际距离之和D;
S3:设定所有点数据在待测量区域范围内呈均匀分布的假定状态,计算假定状态下的所有点数据之间的距离之和D′;
S4:计算该区域范围内的人口或者设施数据的空间聚集度:
其中,A表示空间聚集度;
S5:对步骤S4计算得到的空间聚集度进行等级划分,空间聚集度数值越小,表示聚集程度越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定区域范围的点数据空间聚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将区域范围内的待测量人口或者设施数据转换为点数据的位置分布信息,包括用于将待测量人口数据转换为点数据的位置分布信息的人口数据转换方法,以及将待测量设施数据转换为点数据的位置分布信息的设施数据转换方法;
所述的人口数据转换方法为:
对待测量区域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获取每一个子区域内的待测量人口数量;对所有不同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进行等比例折算并取整,得到每一个子区域内折算后的人口数量Pi,将待测量人口数据转化为对应子区域的人口中心位置Pi个点数据,各子区域内的Pi个点数据位置重叠;
将由待测量人口数据转换为点数据的位置分布信息表示为SQ={q1,q2,…,qi,…,qm},qi=(ci,Pi),其中,qi表示第i个子区域对应的点数据信息,m表示子区域的数量,ci表示第i个子区域的人口中心坐标,Pi表示第i个子区域对应的折算后的人口数,即第i个子区域的点数据数;n表示待测量区域内的点数据总量;
所述的设施数据转换方法为:
获取待测量设施的实际位置信息,将每一个待测量设施视为待测量区域内的一个点数据,直接将待测量设施数据转换为该区域内的点数据的位置分布信息,表示为SF={f1,f2,…,fi,…,fn},其中,fi表示第i个设施的实际位置坐标,n表示该区域内的设施数量,即待测量区域内的点数据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定区域范围的点数据空间聚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设定所有点数据在待测量区域范围内呈均匀分布的假定状态,则在所述假定状态下,所有点数据的坐标位置被更新,更新方式为:
将待测量区域划分为n个相同的正六边形,将n个点数据的坐标位置更新为n个正六边形的中心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定区域范围的点数据空间聚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测量区域的点数据数量大于100,且待测量区域的形状为正方形或者圆形时,步骤S3中所述的距离之和D′表示为:
其中,表示均匀分布状态下所有点数据之间的平均距离,Q表示待测量区域内所有两点间距离对的数量,L表示正方形边长,r表示圆形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69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安防设备
- 下一篇:具有显示屏的仪表板装置以及汽车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