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暗埋式线管布设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2523.1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3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森;杜华胜;杨旺旺;刘天成;孙宇航;周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0 | 分类号: | E04G21/30;E04G21/20;E04B2/02;H02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全万志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暗埋式 线管 布设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墙体暗埋式线管布设施工方法,属于线管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S1、在布设线管部位的砌块上确定开孔位置,将对应的砌块进行开孔;S2、进行砌体墙砌筑,并将开孔后的砌块砌筑在对应位置,形成线管预埋空间;S3、在砌体墙封顶前将线管插入预留的线管预埋空间内并与线盒槽内的线盒连接,线盒采用砌筑砂浆固定方正牢靠,本申请具有不用后期破坏墙面,减少了对施工环境污染的效果,同时避免了开槽修补后开槽部位墙面易开裂的质量问题,保证了墙体的美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管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暗埋式线管布设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室内线路布置,以及住户装修施工,需要将线管线槽线盒暗埋在墙体内,以实现暗线连接或安装电气开关、插座等组件的目的。
在砌体结构配电线管施工中,施工方法通常采用在已完工的砌体结构墙上通过开凿竖向凹槽的方式进行线管埋设,开槽后将线管布设在凹槽内,而后通过后续对墙面的修补,从而达到暗埋的效果,保证室内美观。
但在后续房屋维护中发现,开槽后凹槽的修补部位如若施工不当会造成此处墙面开裂,影响墙体美观性,且对施工完毕的墙体进行开凿,存在噪音污染和粉尘污染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维护施工环境,且避免墙体开裂影响室内美观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墙体暗埋式线管布设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墙体暗埋式线管布设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暗埋式线管布设施工方法,S1、在布设线管部位的砌块上确定开孔位置,将对应的砌块进行开孔;S2、进行砌体墙砌筑,并将开孔后的砌块砌筑在对应位置,形成线管预埋空间;S3、在砌体墙封顶前将线管插入预留的线管预埋空间内并与线盒槽内的线盒连接,线盒采用砌筑砂浆固定方正牢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避免了墙体施工完毕后,对墙面的开槽破坏,确保了结构安全,减少了对施工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了开槽修补后开槽部位墙面易开裂的质量问题,保证了墙体的美观。
可选的,S2中,进行砌体墙砌筑时,竖直方向上相邻砌体之间铺摊砌筑砂浆,有开孔的砌块之间放置有挡浆管,挡浆管外壁固定有环圈,挡浆管外径等于砌块上开孔的内径,环圈厚度小于铺摊砂浆的厚度;环圈所在位置距离挡浆管端部的距离不小于铺摊砂浆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砌筑时铺摊的砂浆会流入砌块上开设的孔洞内,会对管线的预留空间造成堵塞,在相邻有开孔的砌块之间放置挡浆管,将环圈架设在砌块顶部,砂浆会被挡浆管阻挡,从而保证线管的预留空间内部通畅,为后续线管的顺利插入提供了保障。
可选的,S3中,在线管插入预留的线管预埋空间内之前,在线管上固定有左环板和右环板,左环板和右环板配合呈环状环套紧固在线管外壁上,左环板上固定有第一滚珠,右环板上固定有第二滚珠,左环板和右环板交界处设置有第三滚珠,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和第三滚珠上均设置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用于第一滚珠、第二滚珠或第三滚珠向靠近或远离线管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管在向预埋空间内插嵌的过程中,由于挡浆管的存在,再加上线管自身存在一定曲率,线管的端部会与挡浆管的顶端抵接,从而造成线管插嵌受阻的状态,而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和第三滚珠配合弹性组件,从而最线管起到了限位和定位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线管位于预埋空间的正中间位置处,从而保证线管插嵌过程中的顺畅程度。
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内杆、外管和弹簧,外管一端与左环板外壁或右环板外壁固定连接,内杆一端插嵌在外管内,另一端与所对应的第一滚珠、第二滚珠或第三滚珠转动连接,弹簧位于外管内,弹簧一端与外管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杆端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管向预埋空间内插嵌的过程中,弹簧的压缩或释放保证了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和第三滚珠均与预埋空间内壁接触,从而起到对线管限位定位的效果,正因为弹簧的存在,即使遇到挡浆管也能顺利通过,保证了线管的流畅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2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