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0174.X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吉超;章寒冰;胡鑫威;唐毅博;黄慧;韩剑;王鸿;王慕宾;吴盛;黄剑;郑华;王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1B32/50;C25B1/04;B01J12/00;C10L3/06;C07C1/12;C07C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邱顺富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碳捕集 电解水 氢碳制 甲烷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有机胺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解吸得到二氧化碳并存储,实现碳捕集;
S2利用波动电力制取波动氢气并输入反应器;
S3在反应器中输入二氧化碳并根据氢气输入量实时调控;
S4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催化反应制取甲烷;
S5将制取甲烷反应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碳捕集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通过吸收塔对烟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吸收富液泵入解吸塔,并回收贫液中的热量,解吸塔通过蒸汽加热再沸器,解吸塔塔顶输出气体进行冷却并分离水,得到二氧化碳,送入储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电解水制氢子系统中直接输入波动的可再生电力,通过电解水得到波动氢气,波动氢气除水增压后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至氢碳制甲烷反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对输入氢碳制甲烷反应器内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控制二氧化碳的输出流量,控制的比例为4:1-4.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氢气和二氧化碳混合进入一段反应器,经过冷却除水进入二段反应器,经过冷却除水得到甲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二段反应器中的甲烷输出后,在氢碳制甲烷反应器中通入纯净水进行蒸发,将反应释放的热量移出,将蒸发得到的蒸汽传输至解吸塔的再沸器,通过蒸汽加热再沸器实现热量再利用。
7.一种应用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水制氢子系统,用于利用波动电力制取波动氢气,与氢碳制甲烷子系统相连;
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用于采用有机胺捕集燃料燃烧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碳制甲烷子系统相连;
氢碳制甲烷子系统,用于利用波动的氢气,并实时调控输入的二氧化碳,在反应器中催化转化为甲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水制氢子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汽化器(1)和电解槽(4),在汽化器(1)和电解槽(4)之间设有气体混合器(2)、预热器(3),在电解槽(4)输出端分别与氧气冷却器(5)、氢气冷却器(6)相连,氢气冷却器(6)输出端经过气液分离罐(7)和氢气压缩机(8)与氢碳制甲烷子系统输入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吸收塔(9)、解吸塔(12)和气液分离器(14),吸收塔(9)与解吸塔(12)之间设有液体泵(10)、换热器(11),解吸塔(12)与气液分离器(14)之间设有冷却器(13),气液分离器(14)输出端与二氧化碳储罐(15)输入端相连,二氧化碳储罐(15)输出端经过流量控制阀(16)与氢碳制甲烷子系统输入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联动碳捕集与电解水制氢的氢碳制甲烷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碳制甲烷子系统包括一段反应器(18)和二段反应器(21),一段反应器(18)输入端设有气体混合器(17),一段反应器(18)和二段反应器(21)之间设有冷却器(19)、气液分离器(20),二段反应器(21)输出端经过冷却器(22)、气液分离器(23)与甲烷输出口相连,一段反应器(18)和二段反应器(21)经过蒸汽混合器(24)与解吸塔(1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1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