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展开立方星望远镜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9802.2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8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创;戴昊斌;胡斌;李亮亮;尹泽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3/16 | 分类号: | G02B23/16;G02B23/02;G02B7/183;G02B7/19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倪金荣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展开 立方 望远镜 | ||
1.一种可展开立方星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立方星平台(4)、光学组件和遮光罩组件(3)以及固定装置;光学组件包括主镜组件和次镜组件(2);
所述次镜组件(2)包括同轴设置在立方星平台(4)上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次镜展开机构,以及与次镜展开机构连接的次镜本体;
所述主镜组件包括N个子镜(1)和对应连接于各自子镜(1)的子镜展开调节机构;子镜展开调节机构沿立方星平台周向均布设置;N≥4;
所述遮光罩组件(3)包括遮光罩薄膜和M组可沿立方星平台(4)径向延展的遮光罩支架,所述遮光罩支架延展前安装在立方星平台(4)内,且延展后形成一个遮光空间;所述主镜组件、次镜组件(2)和立方星平台(4)位于所述遮光空间内;所述遮光罩薄膜折叠设置在延展前的遮光罩支架上,且随着遮光罩支架的延展而包覆在遮光罩支架上;M≥4;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光学组件固定装置和遮光罩组件固定装置;望远镜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折叠状态的主镜组件和折叠状态的次镜组件(2),所述遮光罩组件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折叠状态的遮光罩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展开立方星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镜本体包括次镜座(222)和设置在次镜座(222)内的次镜(221);
所述次镜展开机构包括支架(211)和第一带状弹簧(212),第一带状弹簧(212)至少为四个,支架(211)数量与第一带状弹簧(212)相同且均布于次镜座(222)周向外壁,第一带状弹簧(212)一端沿周向均匀连接在基座上,另一端固连对应的支架(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展开立方星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镜(1)连接端的两侧延伸出平行的两条连接臂,连接臂底部设置有位置传感器,至少一条连接臂上设置有延长臂(124);
所述子镜展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132)、第一柔性连接件(121)、第二柔性连接件(122)和三个压电促动器,第一旋转轴(132)固连于两条连接臂之间,第一柔性连接件(121)套装在第一旋转轴(132)上,第一旋转轴(132)上设置有第一扭簧(131),第一扭簧(131)的一端扭转臂固连子镜(1),另一端扭转臂固连第一柔性连接件(121),所述第一扭簧(131)为自然状态时,子镜(1)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三个压电促动器包括第一压电促动器(126)、第二压电促动器(123)和第三压电促动器(125),均安装在立方星平台(4)上,第一柔性连接件(121)的下表面固连第一压电促动器(123)和第二压电促动器(125)的输出端,第二柔性连接件(122)一端固连第一压电促动器(126)的输出端,另一端用于在展开状态与延长臂(1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展开立方星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组遮光罩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延展支架,每个延展支架包括径向支撑杆和轴向支撑杆;
所述径向支撑杆包括安装底座、第一径向支撑杆(301)、第二径向支撑杆(302)、第三径向支撑杆(303)以及伸展弹簧(311),所述安装底座设置于立方星平台(4)内部的底面上;
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313),第一径向支撑杆(301)首端套装在第二旋转轴(313)上,第二旋转轴(313)还设置有第二扭簧(314),第二扭簧(314)自然状态时,使得第一径向支撑杆(301)平行于立方星平台(4)内部的底面;第三支撑杆(303)的末端与轴向支撑杆铰接;
所述第一径向支撑杆(301)、第二径向支撑杆(302)、第三径向支撑杆(303)在展开状态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径向支撑杆(302)、第三径向支撑杆(303)在收缩状态依次可滑动套装在第一径向支撑杆(301)内,所述伸展弹簧(311)一端固连于安装底座,另一端固连第三径向支撑杆(303)的末端,伸展弹簧(311)用于展开依次套装的第三径向支撑杆(303)、第二径向支撑杆(302)、第一径向支撑杆(301);
所述第二径向支撑杆(302)与第一径向支撑杆(301)之间、第二径向支撑杆(302)与第三径向支撑杆(30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用于展开后的限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98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