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庆小叶苦丁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218981.8 申请日: 2022-10-07
公开(公告)号: CN115364144A 公开(公告)日: 2022-11-22
发明(设计)人: 骆衡;陈明娟;韦仕南;谢伯银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泰和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638 分类号: A61K36/638;A61P3/10;A23L33/105
代理公司: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代理人: 杨云
地址: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高***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余庆 小叶 苦丁茶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余庆小叶苦丁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提取物以余庆小叶苦丁茶为原料,采用浸泡、加热、超声提取、浓缩、溶剂萃取、真空冷冻干燥等步骤获得,含有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和水溶性组分四种不同组分,其中提取物中石油醚组分和正丁醇组分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值、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上调胰腺组织中INS和Nrf2蛋白表达,还能对小鼠的肝脏、胰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可应用于制备缓解2型糖尿病症状的药物、辅助药物或健康食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该发明对余庆小叶苦丁茶进行了高值化利用,又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和食品提供了中间体或原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健康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庆小叶苦丁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型糖尿病是指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代谢异常综合征,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传染性、代谢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的特点。随着患病时间增加,机体会受到严重损害,改变微量元素、相关酶的浓度与抗氧化防御系统,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两种方式,主要依靠胰岛素或者化学合成降糖药,虽然起效快,但是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多。与临床上常规降糖西药相比,天然产物具有不良反应少、延缓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且因其毒副作用小、疗效稳定、多通路多靶点的独特优势在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相当的优势和潜力。

余庆小叶苦丁茶属木樨科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生长在贵州境内乌江河流域的喀斯特地貌。在当地主要用于消肿、止痛、抗风湿、降血压等。余庆小叶苦丁茶具有独特的营养成分,相关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丰富的药效氨基酸,还含有植物中少见的硒元素、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生物活性物质茶多糖等。余庆小叶苦丁茶作为一种宝贵的天然产物资源,其对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代谢调控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庆小叶苦丁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提取物石油醚组分A和正丁醇组分C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值、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上调胰腺组织中INS和Nrf2蛋白表达,同时对小鼠的肝脏、胰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可应用于制备缓解2型糖尿病症状的药物、辅助药物或健康食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对余庆小叶苦丁茶进行了高值化利用,同时也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和食品提供了中间体或原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余庆小叶苦丁茶提取物,所述提取物包含有石油醚组分A、乙酸乙酯组分B、正丁醇组分C和水溶性组分D。

所述提取物石油醚组分A包含有三七素、甘露醇、丙酮酸、右旋奎宁酸、5-羟甲基糠醛、达卡巴嗪、7-羟基香豆素、毛蕊花糖苷、金石蚕苷、樟脑、野漆树苷、紫苏烯、乙酰苯、香豆素、白术内酯III、藁本内酯、7-甲氧基-4-甲基香豆素、甘松新酮、芹菜素、松脂酚、莪术烯醇、白术内酯II、梣酮、羌活醇、咖啡酸、白果内酯、8-异戊烯基柚皮素、去甲氧基姜黄素、6-姜烯酚、二氢青蒿酸、诺卡酮、去氢二异丁香酚、α-亚麻酸、刺囊酸、花生四烯酸、油酰、齐墩果酸、油酸酰胺、亚油酸、棕榈酸、亚麻酸乙酯、羽扇烯酮、栎樱酸、花生酸、二十二烷酸其中的任意一种化合物。

所述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B包含有三七素、腺嘌呤、右旋奎宁酸、烟酰胺、柠檬酸、甘露醇、龙胆酸、羟基酪醇、达卡巴嗪、连翘酯苷E、原儿茶醛、对羟基安息香醛、苯甲酸、七叶亭、咖啡酸、5-羟基马鞭草苷马鞭草苷、对羟基肉桂酸、大车前苷、乙酰苯、罗汉果黄素、芦丁、忍冬苷、异槲皮苷、木犀草苷、紫地黄苷C、毛蕊花糖苷、野漆树苷、7-羟基香豆素、金石蚕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羟基-四氢萘酮、茵芋苷、橄榄苦苷、木犀草素、苍术苷A、香豆素、苔色酸、2-金刚烷酮、异连翘酯苷A其中的任意一种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泰和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泰和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8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