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9399.5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赟;杨博;韦海防;王培峰;赵文庄;许朝阳;杨晓峰;曹健伟;武自博;王国庆;沈明华;苏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21/08;E21B41/0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过程 液体 胶塞封隔产层 循环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钻具的钻头(1)钻进,观察泥浆罐含气量变化,判断是否溢流明显,若否,继续钻进,若是,进入步骤S2;
S2. 上提钻具,依次往钻具中注入凝胶物质A(8)、隔离液(10)和凝胶物质B(9);所述凝胶物质A(8) 和凝胶物质B(9)分别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
S3. 恢复原有的钻井液循环,计算凝胶物质A(8)返出钻头(1)的时间,当凝胶物质A(8)完全返出后,上提钻具,当隔离液(10)和凝胶物质B(9)依次从钻头(1)处返出后,再次上提钻具;
S4. 静置,凝胶物质B(9)在重力作用下陆续下沉,穿过隔离液(10),沉降在凝胶物质A(8)的溶液内,直至形成液体胶塞(11),将产气层与井筒隔离开;
S5. 将液体胶塞(11)上部环空被气侵的钻井液循环出来,直至井口监测无气侵现象,钻具下放并转动,加压转动的钻具破坏液体胶塞(11)的完整性;同时,逐渐调整钻井液密度;
S6. 将产层剩余环空气侵的钻井液和已被破坏的液体胶塞(11)碎块循环出井口;
S7. 井口连续监测气侵情况,若还有气侵,再次调整钻井液密度值;
S8. 使用原钻井液循环两个周次,继续监测气侵情况;根据气侵情况小辐调节钻井液密度;
S9. 若井下的阻流效果消失,继续控压钻进;若钻进过程中再次发生明显溢流,再进入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物质A(8)中,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2:1,所述凝胶物质B(9)中,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20:1;所述隔离液(10)为钻井液或清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观察泥浆罐含气量变化,判断是否溢流明显具体指:在地面通过旋转防喷器(4)上的溢流管(5)观察泥浆罐含气量变化情况,当溢流管(5)内返出的液量增大,则溢流明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凝胶物质A(8)、隔离液(10)和凝胶物质B(9)的注入量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凝胶物质A(8)、隔离液(10)和凝胶物质B(9)的注入量都为1方时,步骤S3中上提钻具的高度为20~25米,再次上提钻具的高度为10~15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形成的液体胶塞(11)的高度为30~40米,承压为3~5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计算凝胶物质A(8)返出钻头(1)的时间具体指:依据井深和钻具的排量进行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过程中液体胶塞封隔产层循环控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和步骤S6中调整钻井液密度具体指增大钻井液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93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带钢扁卷失效的柔性化控制方法
- 下一篇:西瓜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