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齿的自动锻造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9360.3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5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范佳祥;张涛涛;吴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06 | 分类号: | B21J9/06;B21J1/06;B21J13/10;B21J13/00;B21J13/12;B21K1/30;B21H5/02;B07C5/3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梁芳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锻造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齿的自动锻造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加热机构、锻造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棒料输送机架、安装于棒料输送机架上的链输送机、分布设置于棒料输送机架上且位于链输送机两端的棒料推板提升机和棒料进给组件,加热机构包括棒料加热机架、安装于棒料加热机架的高频加热炉、设置于棒料加热机架上且位于高频加热炉输出端的保温室、设置于棒料加热机架上且分布位于保温室两端的温度检测筛选组件和棒料下料组件,锻造机构包括依次排布的液压冲压机、立式辗环机、摆动辗压机,以及多台间隔布置于三者之间的机械手,机械手上安装有被齿夹持组件一,立式辗环机上安装有被齿夹持组件二。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具有自动高效锻造被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齿的自动锻造生产线。
背景技术
被动锥齿轮简称被齿,外形呈圆盘环状,是驱动桥传动的重要组件零件之一,目前被齿生产方法是将加热到锻造温度的圆柱棒料毛坯通过镦粗、冲孔、扩孔辗环、摆动辗压成形、校形等工序制造出成形的被齿锻件,然后再经过打磨、铣削等精加工完成被齿的齿形,其中在被齿的实际锻造过程中,普遍都是人工在镦粗、冲孔、扩孔辗环、摆动辗压成形各个加工设备之间进行承接转移,而在人力承接转移的过渡时间中,锻造件会慢慢降温冷却,从而失去了最佳的锻造温度,因此工人需要在足够短时间内加工锻件,并且在锻件加工前进行一定保温或加热,这不仅使得工人的工作繁重,而且提前的保温和加热还会延长锻造时间,进而导致被齿锻造效率降低同时,还一定提高了锻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齿的自动锻造生产线,具有自动高效锻造被齿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被齿的自动锻造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加热机构、锻造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棒料输送机架、安装于棒料输送机架上的链输送机、设置于棒料输送机架上且位于链输送装置输入端的棒料推板提升机、设置于棒料输送机架上且位于链输送装置输出端的棒料进给组件,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棒料加热机架、安装于棒料加热机架的高频加热炉、设置于棒料加热机架上且位于高频加热炉输出端的保温室、设置于棒料加热机架上且位于高频加热炉和保温室之间的温度检测筛选组件、设置于棒料加热机架上且位于保温室输出端的棒料下料组件,所述棒料进给组件位于高频加热炉的输入端,所述锻造机构包括依次排布的液压冲压机、立式辗环机、摆动辗压机,以及多台间隔布置于三者之间且用于上下料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上安装有被齿夹持组件一,所述立式辗环机上安装有辅助机械手上下料的被齿夹持组件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锻造被齿时,首先棒料推板提升机会将棒料提升到链输送装置上,接着链输送机会将棒料输送到棒料进给组件中,由棒料进给组件依次推入到高频加热炉内加热,并以此方式挤推高频加热炉内的棒料,待到棒料从高频加热炉出口挤出后,温度检测筛选组件会检测其加热的温度,若加热温度合适,就会被温度检测筛选组件输送进保温室内进行保温,若加热温度不合适,就会被温度检测筛选组件统一收集,以待后续回炉,然后合格的棒料会在保温室内等待一段时间,待到前方液压冲压机中棒料加工结束后,该棒料就会被后方的棒料挤推出保温室,并由棒料下料组件进行接应,以方便液压冲压机一侧的机械手上被齿夹持组件夹取,之后棒料就会被该机械手转移进入液压冲压机内进行镦粗和冲孔的初步加工,加工结束后再由液压冲压机另一侧机械手取出,并转移到被齿夹持组件二上,而被齿夹持组件二会将锻造件翻转和定位,以此将锻造件快速安装于立式辗环机上进行加工,而辗环加工结束后,被齿夹持组件二会将锻造件从立式辗环机取下,并翻转调整位置,以方便摆动辗压机一侧的机械手的夹取,最后锻造件摆动辗压加工后,就会由摆动辗压机另一侧的机械手夹取出,并码垛到放置点处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9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