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控桃中桦木醇合成的PpCYP716A1基因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8298.6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荣;王君秀;李勇;曹珂;朱更瑞;王新卫;陈昌文;方伟超;吴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9/02;C12N15/84;A01H5/00;A01H6/7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徐文婷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桦木 合成 ppcyp716a1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桃中桦木醇合成的PpCYP716A1基因及应用,所述PpCYP716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PpCYP716A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本发明以帚形山桃杂交Fsubgt;2/subgt;群体中桦木醇含量不同的两个单株(R32,高桦木醇含量;S27,低桦木醇含量)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首次发现PpCYP716A1基因对于桦木醇合成的影响。同时本发明通过在桃果肉中瞬时过表达PpCYP716A1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瞬时过表达PpCYP716A1基因的桃果肉中桦木醇含量增加。本发明为培育高含量桦木醇的桃品种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控桃中桦木醇合成的PpCYP716A1基因及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桦木醇(Betulin)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羽扇豆烷型三萜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报道了桦木醇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癌作用、抗炎活动、抗血脂作用、抗血脂作用、心血管作用、抗糖尿病作用、抗抑郁作用、抗病毒作用和抗菌作用。另外桦木醇在农业害虫控制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对害虫产生抗食作用,并且干扰害虫的生长发育。在桃中,桦木醇被认为是防御蚜虫的主要代谢物,解析其合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关从桃中到克隆到调控桦木醇合成的基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首次从桃中获得的PpCYP716A1基因,该基因具有调控桦木醇合成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
调控桃中桦木醇合成的PpCYP716A1基因,所述PpCYP716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PpCYP716A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一种含有PpCYP716A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
所述过表达载体的启动子为CaMV 35S。
所述过表达载体的骨架载体为pRI101-AN载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一种构建上述过表达载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桃叶片的cDNA为模板,采用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
步骤S2:将所述目的片段插入线性化的pRI101-AN载体;
步骤S3:将插入目的片段的pRI101-AN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并进行抽提,得到所述过表达载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PpCYP716A1基因在调控桃中桦木醇合成中的应用。
PpCYP716A1基因可提高桃中桦木醇含量。具体方法为:所述PpCYP716A1基因与载体pRI101-AN正向连接后得到pRI101-PpCYP716A1重组表达载体,将所述pRI101-PpCYP716A1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DH5α大肠杆菌中,筛选阳性菌提取质粒,将测序验证过表达载体中的PpCYP716A1基因序列正确的质粒转化农杆菌菌株GV3101,将配制好的农杆菌侵染液注射到桃果肉中,黑暗培养24h后,16h光照/8h黑暗培养3-4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帚形山桃杂交F2群体中桦木醇含量不同的两个单株(R32、S27)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首次发现PpCYP716A1基因对于桦木醇合成的影响。同时本发明通过在桃果肉中瞬时过表达PpCYP716A1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瞬时过表达PpCYP716A1基因的桃果肉中桦木醇含量增加。本发明为培育高含量桦木醇的桃品种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8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