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洪防汛检查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8271.7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8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基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基墪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吕勇;刘榜美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洪 防汛 检查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洪防汛检查井,它包括盖装在井圈上的井盖,井盖底面均匀布设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大于4的双数个,且间隔的两个支撑部通过弧形梁连接,支撑部与井盖圆心的延长线上均设有通孔,且通孔设置于3条弧形梁相交形成的扇形区域内,井盖相邻两个支撑部间形成的弧形区域内均设有通孔,通孔为底端指向井筒内壁的斜孔,且倾斜角度范围为30‑60度,井圈为顶部筒口设有外沿的筒体,井圈通过外沿固装在井口座上,通过设置支撑部和弧形梁,保证了井盖的承载力,在井盖上对应支撑部和弧形梁的两侧设置通孔,保证了井盖在不丧失承重性的前提下能够有很好的泄洪能力,通过设置防盗装置将井盖与井筒连接成一整体,保证井盖的防盗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洪防汛检查井。
背景技术
井盖作为道路基建设备中的常用设备,用于遮盖道路下水道、形成路面泄水工具和防止人或物体下落,应用场景广泛,井盖在长期受到车辆碾压后,传统井盖会被碾压到底面下方,形成烂坑,井盖周身会形成烂边,井盖作为路面上的常用泄水工具,传统井盖在暴雨或发生洪水时,路面会造成积水,不便于车辆行驶,且经受洪水或暴雨天气时,井盖的承载力不强,会出现井盖被冲走的情况,使路面形成一个凹坑,造成行人或车辆录入井筒的危险,此问题有待解决。
如名称为“一种市政防洪水井盖”,公开号为:CN 112942434 A的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内容来看,其发明设计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压盖装置,所述压盖装置的两侧套设有侧壁装置,所述侧壁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侧壁装置包括井盖侧壳,所述井盖侧壳两侧内壁的中间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链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内腔的底部,所述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压块,本发明涉及市政技术领域。该市政防洪水井盖,解决了通过井盖上侧受到车辆行走过程中的给予的下压力使得压盖装置在下降过程中通过下压块传动给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给予井盖支持力,达到井盖固定作用,同时弹簧可以给予下压块缓震抬升作用,使得井盖内部结构稳定。但其对提升井盖应对洪水等灾害天气时的承载力和泄水量的问题未解决。
又如名称为“一种防洪下水道井盖”,公开号为:CN106638699A的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内容来看,其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上层井盖、下层井盖和弹簧装置,上层井盖通过弹簧装置与下层井盖连接,上层井盖上设置有泄洪孔,下层井盖设置有与上层井盖相对应的柱塞。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防洪下水道井盖具有在当强降雨天气造成洪水时,其可在不用人工拉开的情况下由于其结构功能自动打开防洪孔泄洪,避免了不必要的灾害发生,当洪水退去后,自动关闭,有效避免了在非汛期垃圾掉入进下水道造成的堵塞。且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可批量生产,适合推广应用,但其对保证井盖的防盗性和洪水等天气井盖的承载力问题亦未解决,特此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洪防汛检查井,它包括盖装在井圈上的井盖,所述井盖底面均匀布设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大于4的双数个,且间隔的两个支撑部通过弧形梁连接,支撑部与井盖圆心的延长线上均设有通孔,且通孔设置于3条弧形梁相交形成的扇形区域内,井盖相邻两个支撑部间形成的弧形区域内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底端指向井筒内壁的,且倾斜角度范围为30-60度,所述井圈为顶部筒口设有外沿的筒体,所述井圈通过外沿固装在井口座上。
具体的,所述通孔由泄水孔和溢水孔两段孔叠加组成,靠近井盖顶面的为溢水孔,靠近井盖底面为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直径大于溢水孔。
具体的,所述外沿底面上设有从外沿边缘延伸至井圈外壁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溢水孔设置在圆心到外沿的同一半径上,且凹槽宽度与溢水孔直径长度相同。
具体的,所述外沿上设有通孔,外沿顶面设有螺栓通过通孔将井圈固定在井口座上,且井口座内部设有竖筋、横筋交错设置,并由水泥砼砂浆灌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基墪,未经王基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82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