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的吸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7851.4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9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尧芳;罗庆莲;常利兼;常力蘅;常薿木;周杰;江涌;彭建华;黎昌强;肖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口腔 黏膜 损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为了避免在吸痰时造成患者的口腔黏膜损伤,提供了一种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的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管,开设于吸痰管其中一端侧壁的吸痰孔,与吸痰管远离吸痰孔一端导通连接的负压装置,设于吸痰管内部的冲气管,冲气装置,滑动套设于冲气管外壁的隔板,开设于冲气管靠近吸痰孔一端侧壁的冲气孔,用以连接隔板与吸痰管内壁的弹性件,以及开设于吸痰管靠近吸痰孔一端端部的进气孔;吸痰孔的直径大于进气孔的直径;冲气管设于吸痰管内的一端端部与吸痰管内壁固定连接;冲气管远离吸痰孔的一端穿过吸痰管后与冲气装置连接。本发明的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的吸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面,能够有效地防止对患者的口腔黏膜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的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常会遇到患者口腔中有大量痰液(或者持续产生痰液)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使用吸痰装置将患者口腔中的痰液吸出,及时将痰液吸出有助于患者保持呼吸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特别是对于昏迷中的患者来说,及时将痰液吸出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产生窒息。
常见的吸痰装置主要是一根吸痰管和负压装置,此类装置在使用时,吸痰管的末端很容易吸到患者的口腔黏膜,并且持续的负压吸取很容易损伤黏膜,造成感染。基于此,公开号CN113144302A公布了一种可保护口腔黏膜自动调节吸力大小的吸痰装置,其可以方便地单手实时对吸力进行调整,避免损伤黏膜。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吸力需要操作者根据自身感觉来调整,不利于操作,并且通过驱动吸痰管间歇性攒动来避免损伤某部位的黏膜,并不利于有效地将痰液吸走,还很可能造成患者的不适,甚至反而会损伤黏膜。
综上,设计一个结构简单,使用简单,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黏膜损伤的吸痰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的吸痰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面,能够有效地防止对患者的口腔黏膜造成损伤。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的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管,开设于所述吸痰管其中一端侧壁的吸痰孔,与所述吸痰管远离所述吸痰孔一端导通连接的负压装置,设于所述吸痰管内部的冲气管,冲气装置,滑动套设于所述冲气管外壁的隔板,开设于所述冲气管靠近所述吸痰孔一端侧壁的冲气孔,用以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吸痰管内壁的弹性件,以及开设于所述吸痰管靠近所述吸痰孔一端端部的进气孔;所述吸痰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孔的直径;所述冲气管设于所述吸痰管内的一端端部与所述吸痰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冲气管远离所述吸痰孔的一端穿过所述吸痰管后与所述冲气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所述冲气管外壁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用以遮蔽所述冲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冲气管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痰管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设有多件,多件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吸痰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以连接所述冲气管外壁和所述吸痰管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冲气装置包括与所述冲气管连通的储气罐,设于所述储气罐内部的气压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储气罐导通连接的打气泵;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打气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与所述吸痰管远离所述吸痰孔一端连通的连接管,以及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负压罐。
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管和所述冲气管均为硬质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7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