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6968.0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廖子清;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12;E02D29/02;E02B3/06;B01D24/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彭立琼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山洪 地区 清水 河道 断面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市政及水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包括主河道,以及驳岸,河道下游设置闸坝;主河道两侧采用混凝土挡墙,挡墙外侧与驳岸之间构成浅水区;挡墙顶部设置30‑50cm高石笼墙;所述挡墙顶高程低于常水位60‑80cm,洪水位高程低于挡墙顶高程。本发明河道常水位高于设计核算的洪水位,且洪水位高程低于混凝土挡墙堤岸顶高程。山洪期洪水对两岸冲击较小。在主河道外侧设置浅水区,为河道生物提供生存的自然空间。通过设置石笼墙,可以过滤上游山洪带来的大型杂质,不影响河道及浅水区的水质交换,保证水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减小主河道水质及水位波动较大时对浅水区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及水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山洪地区,洪水期的水质泥沙及杂质较高。河道防洪治理中,传统做法是简单做河道堤岸改造,满足行洪,山洪过后,河道堤岸外露,硬质化严重,生态性和美观性不足。城市的发展对河道的安全、生态、美观、亲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城市河道的安全、生态、景观亲水性于一体。在一般行洪河道设计中,为了防洪需求,经常采用混凝土硬质河堤,河道只能满足行洪功能,不能满足人们亲水需求和生态需求,导致普通的行洪河道断面结构简单,且不能快速对水质进行净化。
传统河道结构,可以满足行洪安全,但河道堤岸外露,硬质化严重,对水质、生态、美观基本没有考虑,山洪爆发期,洪水携带大量泥沙,且水量较大,对河道生态环境冲击较大,不利于河道生态环境安全,不能使河道水质快速净化。如何既能满足生态需求,及亲水需求,又能满足防洪安全、生态环境及保证水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结构,包括主河道,以及驳岸,河道下游设置闸坝;主河道两侧采用混凝土挡墙,挡墙外侧与驳岸之间构成浅水区;挡墙顶部设置30-50cm高石笼墙;所述挡墙顶高程低于常水位60-80cm,洪水位高程低于挡墙顶高程;
采用上述河道结构,在行洪范围内设置主河道,结合下游设置的闸坝,使河道常水位高于设计核算的洪水位,且洪水位高程低于混凝土挡墙堤岸顶高程。这样山洪期洪水对两岸冲击较小。在主河道外侧设置浅水区,在保证河道具有足够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延伸的浅水区,将河道两侧建设成接近自然状态,为河道生物提供生存的自然空间。通过设置石笼墙,可以过滤上游山洪带来的大型杂质,不会进入浅水区,不影响河道及浅水区的水质交换,保证水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减小主河道水质及水位波动较大时对浅水区的影响。。
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驳岸下部为混凝土护脚,上部为条石或者自然山石。满足河道的岸线形式的生态自然,营造生态、自然、美观的河道。
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浅水区池底部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无纺布、砂砾石层、雷诺护垫,种植土。无纺布具有抗拉强度高,质地柔软,适应变形能力强,重量轻,便于储运,便于施工,整体性好,造价低廉等优点,它还具有加筋、反滤、保土、排水和隔离等多种功能,可以提高堤岸的稳定性,提高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增加岸坡的抗水流冲剧和波浪淘刷的能力。砂砾石层可以对水质起到过滤和净化的作用;雷诺护垫有利于实现水与土体间的自然交换,为水中生物和微生物创造生存环境,从而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保护和改善了水源、水质。上述结构层和种植土满足了该区域栽植沉水、挺水及浮水植物的需求,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水生态系统。
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浅水区的宽度为3-5m,或与驳岸岸线相适配。
进一步的优化,池底到驳岸顶部高度为80-100cm。其中砂砾石垫层厚度为15-25cm、雷诺护垫层厚度为25-35cm,25-35cm种植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6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以及半导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保护燃气灶开关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