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01151.4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8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孙宏伟;伍先有;庞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B24B31/10 | 分类号: | B24B31/10;B24B49/10;B24B5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刘应迁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整体 叶轮 抛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其操作简单、抛光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好,可以直接完成叶轮的粗、精抛光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叶轮是涡轮式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动力机械的关键部件,现新一代整体式叶轮较传统组合式叶轮的特点是将单个叶片与轮盘设计制造成一个整体,使之具有结构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以及推重比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船舶等领域。
叶轮依次需要经过粗抛光和精抛光。叶轮整体结构复杂,曲面多,现有技术的抛光方法:如多轴数控铣削加工只可实现叶轮的粗加工,且该加工方式对机床、刀具、夹具的刚性要求较高,需要编写专门的加工程序,对于叶片间距小的叶轮加工时很容易发生刀具干涉,表面加工质量一般;电解加工通仅适用于整体叶轮的精加工,需要针对不同的叶片需要设计专门的电极,且前期制造与后续修正困难;磨料流抛光加工针对的是整体叶轮的精抛,该工艺对设备要求非常高,加工成本高,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非常多,比如压力、循环次数;人工抛光是为提高整体叶轮表面光洁度,但人工抛光效率低、成本高、叶片型面精度一致性差,且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不利。
综上可知,目前国内外整体叶轮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加工装备制造困难、通用性差、成本高,加工效率低,整体加工质量差,无法通过一种方法完成叶轮的粗、精抛光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其操作简单、抛光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好,可以直接完成叶轮的粗、精抛光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包括本体和均设置于本体一侧的抛光池、基座,所述抛光池内转动设置有转动速率可调节的转座,所述转座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基座上滑动贯穿设置有朝转座做靠近或远离运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转座一端可拆卸转动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轮毂外壁可拆卸设置有与卡接槽相匹配的卡接件,所述基座靠近叶轮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叶轮表面的粗糙度检测仪,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座转动速率和连接杆移动的控制系统,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驱动源,所述粗糙度检测仪信号连接有用于控制控制系统的管理平台。
所述连接杆靠近转座一端套设有两个间距大于叶轮轮毂高度,尺寸小于叶轮轮毂内径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壁可拆卸套设有压板。
所述驱动源为电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两侧啮合有用于控制转座转动速率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用于控制连接杆移动的第二输出齿轮。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副轴和转座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齿轮通过第一转座传动杆连接有第二转座齿轮,所述第二转座齿轮上啮合有第三转座齿轮,所述第三转座齿轮上设置有转座动力输入轴,所述转座动力输入轴远离第三转座齿轮一端设置有第四转座齿轮,所述副轴上依次套设有第一转座传动轮、第二转座传动轮,所述第一转座传动轮与第四转座齿轮啮合,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靠近转座动力输入轴一端滑动套设有第一花键毂,所述第一花键毂靠近第四转座齿轮一端端头与第四转座齿轮一端端面相匹配,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远离转座动力输入轴一端套设有空心支撑杆,所述空心支撑杆靠近转座动力输入轴一端套设有始终与第二转座传动轮啮合的第三转座传动轮,所述第一花键毂靠近第三转座传动轮一端与第三转座传动轮端面相匹配,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远离转座动力输入轴设置有第五转座齿轮,所述第五转座齿轮一侧啮合有第六转座齿轮,所述第六转座齿轮通过第二转座传动杆与第七转座齿轮相连,所述第七转座齿轮啮合有第八转座齿轮,所述第八转座与转座相连。
所述第一花键毂两端均设置有与第四转座齿轮、第三转座传动轮靠近第一花键毂的端面相匹配的第一同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未经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1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挡纯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可移动模块化电池仓的电动车换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