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置信传播的路由器所有权推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93023.X | 申请日: | 202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4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艺;刘楝;刘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45/00 | 分类号: | H04L45/00;H04L45/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刘莹莹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置信 传播 路由器 所有权 推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置信传播的路由器所有权推断方法。与通常依赖于经验知识进行启发式推断的现有方法不同,本发明利用马尔科夫随机场图模型来编码路由器之间属于同一AS的可能性,进而针对目标AS进行路由器所有权推理,通过置信传播算法计算出路由器节点的边缘概率分布,最终得到每个路由器属于目标AS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模型对于参数选择具有鲁棒性,可以实现路由器所属AS的高精度推断。其F1值可达到91%,与现有的典型算法相比增加了5.6%~37.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置信传播的路由器所有权推断方法。
背景技术
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简称AS)是由一个或多个网络运营商运营和管理的一组路由器,具有单一且明确定义的路由策略。路由器所有权推断是推断路由器所属AS,即管理、运营路由器的AS的技术,是互联网拓扑研究中的一个挑战。
在互联网中正确推断路由器所属AS具有如下意义:(1)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将路由器级和AS级的互联网拓扑合并起来,掌握AS内部和AS之间的真实连接细节,进而在一个较细粒度上了解Internet的构成;(2)有助于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网络性能维护,例如检测主要出现在AS之间链路上的拥塞点、分析故障并确定Internet中的可靠性瓶颈;(3)能够帮助分析网络弹性和稳健性,例如估计哪些路由器、链路和互连设施将流量传输到Internet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一个攻击或中断会破坏连接的可能性;(4)可以识别出AS的边界,获得作为重要网络基础设施的边界路由器,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和安全价值。
在实际互联网中,有很多因素会增加路由器所有权推断的难度。例如,(1)第三方地址:当响应traceroute探测时,路由器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接口地址,包括第三方地址,为确定路由器的所属AS带来了干扰因素;(2)AS间IP地址共享:AS间连接的IP子网地址空间通常来自其中一个AS,导致准确识别域间连接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3)缺少标注数据:考虑到安全和竞争因素,运营商倾向于隐藏自身的网络拓扑结构,导致难以获得部分真实的标注数据用于建模。
现有的路由器所有权推断研究一般是在网络拓扑探测、别名解析和IP-to-AS映射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知识和Internet架构实践中的经验规则,使用启发式方法推断确定。虽然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目前尚无相关研究给出推断结果的置信度,导致无法对结果的真实性水平进行衡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路由器所有权推断研究无法给出推断结果的置信度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置信传播的路由器所有权推断方法,与现有的启发式方法不同,本发明利用马尔科夫随机场来编码路由器之间属于同一AS的可能性,进而针对目标AS进行路由器所有权推理。通过置信传播算法计算出路由器节点的边缘概率分布(置信度),以得到路由器属于目标AS的置信度。
本发明提供给的一种基于置信传播的路由器所有权推断方法,包括:
步骤1:对收集到的traceroute数据中的所有路径进行预处理;
步骤2:根据预处理后的路径生成IP级网络拓扑,对所述IP级网络拓扑进行别名解析生成路由器级网络拓扑;
步骤3:利用IP-to-AS映射对所述IP级网络拓扑中的所有IP注释其所属的AS;
步骤4:选择具有属于目标AS的IP的路由器及其邻居路由器,根据路由器级网络拓扑生成子图作为目标网络拓扑;
步骤5:从所述目标网络拓扑中选取锚节点,所述锚节点是指可以确定属于目标AS的路由器节点;
步骤6:结合经验知识,对所述目标网络拓扑进行分类分析,提取共存特征以评估两个相连接的路由器共存情况及对应的可能性;其中,两个相连接的路由器共存情况分为:两个路由器都属于目标AS、两个路由器都不属于目标AS,以及其中一个属于目标AS;所述共存特征是指对路由器共存情况具有区分性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3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