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泥沙取样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2498.7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6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B63B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盛时永 |
地址: | 61001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泥沙 取样 装置 工艺 | ||
1.一种水下泥沙取样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端转动连接有调节转轮(3),所述调节转轮(3)表面缠绕有钢绳(5),所述钢绳(5)远离调节转轮(3)的一端绕过定滑轮(4)固定安装有偏向触发单元(6),所述定滑轮(4)右端与支撑架(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4)与钢绳(5)接触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偏向触发单元(6)下端固定安装有承载密封单元(7),所述承载密封单元(7)下端转动安装有取样单元(8);
所述偏向触发单元(6)包括有承载块(61),所述承载块(61)下端与承载密封单元(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块(61)内部开设有圆形卡槽(62),所述圆形卡槽(62)内部转动安装有卡接转盘(63),所述卡接转盘(63)上端面滚动安装有滚珠(64),所述滚珠(64)上侧与圆形卡槽(62)内壁贴合,所述卡接转盘(63)上端中部转动安装有摆动杆(65),所述承载块(61)内部安装有矫正调节单元(66),所述矫正调节单元(66)有四个,绕摆动杆(65)轴心线平均分布,所述摆动杆(65)上端与钢绳(5)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矫正调节单元(66)包括有移动密封柱(661),所述移动密封柱(661)靠近摆动杆(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弧形板(662),所述压缩弹簧(663)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靠近受力弧形板(66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663),所述压缩弹簧(663)远离受力弧形板(6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变阻器(664),所述滑动变阻器(664)远离压缩弹簧(663)的一端与承载块(61)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密封柱(661)靠近滑动变阻器(6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片杆(665),所述滑片杆(665)远离摆动杆(65)的一端与滑动变阻器(664)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泥沙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密封单元(7)包括有承载外壳(71),所述承载外壳(71)上投影面为八边形,所述承载外壳(71)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旋桨(72),所述承载外壳(71)上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73),所述承载外壳(71)上端与承载块(6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外壳(71)内部开设有安置槽(74),所述安置槽(74)内部安装有抗扭转单元(75),所述螺旋桨(72)有四个,所述安置槽(74)有四个,所述螺旋桨(72)与安置槽(74)相互交错平均分布在承载外壳(71)外侧,所述抗扭转单元(75)下端转动安装有舒展支撑单元(7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泥沙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转单元(75)包括有支撑杆(751),所述支撑杆(751)表面转动连接有扇叶拨片(752),所述扇叶拨片(752)表面开设有滑槽(753),所述扇叶拨片(752)远离滑槽(753)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卡接块(754),所述滑槽(753)与卡接块(754)相配合,所述抗扭转单元(75)有若干个,沿支撑杆(751)轴线平均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泥沙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舒展支撑单元(76)包括有铰接杆(761),靠近所述安置槽(74)一侧内壁的扇叶拨片(752)与安置槽(74)内部固定连接,靠近(744)另一侧内壁的扇叶拨片(752)下端与铰接杆(761)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杆(761)下端转动连接有覆地板(762),所述覆地板(762)内部开设有用于水流流通的透水孔(763),所述覆地板(762)中部开设有贯穿孔(764),所述取样单元(8)位于贯穿孔(764)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泥沙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单元(8)包括有取样筒(81),所述取样筒(81)上端与承载外壳(71)内部转动连接,所述(81)上侧内部开设有联通外部的泄压孔(84),所述取样筒(81)下端开设有环形槽(82),所述环形槽(82)下端滑动连接有取样密封单元(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24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连接结构及建筑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