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消肿止痛的输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1810.0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5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冬妮;王辉;王楷瑞;刘奕岐;郑添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冬妮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44;A61M35/00;A61M37/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消肿 止痛 输液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消肿止痛的输液装置,包括防护贴,所述防护贴上开设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带,所述防护贴的正面一侧设置有多条第一子母贴,所述防护贴的反面一侧安装有第二子母贴,所述防护贴上位于防护带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留置针固定带,所述防护带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使得本装置可以利用带弹力的留置针固定带来固定留置针延长管和正压接头,并通过不同第一子母贴和第二子母贴之间的粘连来调节防护贴的松紧度,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对不同手腕粗细的患者使用,进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适用范围和实用性,并可以避免留置针易出现松动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留置针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消肿止痛的输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输液器械,特别是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它采用软导管套钢针的形式,软导管和钢针同时穿刺人体血管成功后,抽出钢针而软导管留置在人体血管,其能在血管留置数天,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便于临床用药以及危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的输注,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保护患者血管。而留置针固定妥善与否是决定留置时间长短与静脉炎及并发症出现与否的关键因素。
目前,传统的留置针固定方式是医护人员使用胶带对留置针的位置进行固定,当胶带长时间使用后粘性会下降,此时,留置针易出现松动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留置针脱离患者,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现有的留置针固定方式功能单一,并不能减轻患者在注射过程中的痛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消肿止痛的输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消肿止痛的输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消肿止痛的输液装置,包括防护贴,所述防护贴上开设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带,所述防护贴的正面一侧设置有多条第一子母贴,所述防护贴的反面一侧安装有第二子母贴。
优选的,所述防护贴上位于防护带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留置针固定带,所述留置针固定带为具有弹力的皮筋,从而可以避免留置针易出现松动现象。
优选的,所述防护带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防护带的外表面开设有多条开槽,从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母贴共设置有三条,且三条所述第一子母贴等间隔均匀分布,进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防护贴位于可视窗下方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所述防护带与第二魔术贴相对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从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中药包或加热片中的一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消肿止痛输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留置针扎在手上,用透明贴固定后将防护贴缠绕在患者手部,使得防护贴上的可视窗位于留置针位置处,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利用第一字母贴和第二字母贴将防护贴固定,然后将留置针接头穿过留置针固定带备用;
S2:平常使用时利用可视窗一侧的防护带将可视窗盖住,利用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将防护带固定,需要查看留置针的情况时,将防护带打开即可;
S3:若冬季使用需要对注射液进行加热,防止注射液使用时对人体造成不适,在防护带中的放置槽中放入加热片即可;
S4:若患者需要止痛消肿时,可以在放置槽中放入中药包,中药包能够通过防护带上的开槽与患者皮肤接触,起到止痛消肿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冬妮,未经郑冬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1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析CAN报文数据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新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