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件表面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1592.0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国;傅婷婷;戴俭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迎安佑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5 | 代理人: | 贾新伟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表面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台座和检测本体,检测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调节箱、两组夹持板一和两组夹持板二,调节箱内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调节机构一和夹持调节机构二,夹持调节机构一包括齿轮一和两组齿板一,且两组齿板一平行设置,齿轮一与调节箱内腔的上部转动连接,齿板一通过滑动组件一与调节箱内腔的上部滑动连接,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该铸造件表面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夹持调节机构一和夹持调节机构二,并利用夹持调节机构一和夹持调节机构二之间相互配合,又通过电推杆二推动齿板二与齿轮二啮合,以实现对工件翻面的效果,解决了夹持位置存在检测死角,且不便对夹持死角进行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件表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工件铸造完成后,需要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检查,是否达到标准,在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检查时,通常需要人工进行检查,不仅费时费力,同时人的肉眼观察不能达到较好的检查效果,为解决人工检验效果差的问题,人们研究出许多的工件表面检测装置。
公开号为CN11237843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铸造加工用工件表面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专利通过转动机构可以起到根据不同工件的大小调节检测器的高度,便于进行后续检测的进行,移动机构可以起到调节检测器进行左右移动的效果,进而可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完整的检测。
虽然上述专利解决了人工检验效果差的问题,但是上述设备在检测时,在设备的夹持位置,会存在检测死角,对待死角的检测,还需要将工件取出,重新进行夹持,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同样增强了检测的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件表面检测装置,解决了夹持位置留有检测死角,且不便对夹持死角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铸造件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台座和检测本体,所述检测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调节箱、两组夹持板一和两组夹持板二;
所述调节箱内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调节机构一和夹持调节机构二,所述夹持调节机构一包括齿轮一和两组齿板一,且两组齿板一平行设置;
所述齿轮一与调节箱内腔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齿板一通过滑动组件一与调节箱内腔的上部滑动连接;
所述调节箱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一,且电推杆一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齿板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板一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箱的外侧,且齿板一的另一端与夹持板一的下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调节机构一与夹持调节机构二的结构相同,所述夹持调节机构一的齿板一与夹持调节机构二的齿板一之间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一的表面设有转动调节组件一,所述夹持板二的表面设有转动调节组件二,所述转动调节组件一与转动调节组件二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转动调节组件一包括夹持杆和电推杆二,所述夹持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夹持板一转动连接,且夹持杆的一端贯穿夹持板一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二。
优选的,所述电推杆二与夹持板一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电推杆二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齿板二,所述齿板二与通过滑动组件二与夹持板一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齿板二与齿轮二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电推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头,且夹持头远离电推杆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体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台座的一侧设有L型板,所述检测本体设置在L型板的上部,且L型板的检测端与夹持机构的位置对应。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件表面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迎安佑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迎安佑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1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凹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