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加速器室主体结构施工温度调节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7233.8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岳峰;尚文杰;张勇;杨光利;周荣斌;刘鑫;张霆轩;高自超;刘宏健;张小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9/00;E04G21/02;E04G2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加速器 主体 结构 施工 温度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加速器室主体结构施工温度调节系统和方法,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有第一控制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浇筑直线加速器室的混凝土表面的温度,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有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与浇筑直线加速器室的混凝土内部一侧连接,第一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有温度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设置于浇筑直线加速器室的混凝土内部另一侧,第一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将调节组件和温度测量装置设置在混凝土的内部,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实时监测和调节混凝土的温度,达到了避免出现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线加速器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线加速器室主体结构施工温度调节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直线加速器室一般采用现浇厚混凝土墙、板进行射线辐射的防护。直线加速器室防护墙体的厚度须经计算确定,防护墙面、楼板厚度一般为1.5米~3米,其中,主辐射方向墙体厚度2.5米~3米,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使浇筑后的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外部温度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对直线加速器室的质量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线加速器室主体结构施工温度调节系统和方法,通过将调节组件和温度测量装置设置在混凝土的内部,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实时监测和调节混凝土的温度,达到了避免出现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线加速器室主体结构施工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浇筑直线加速器室的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浇筑直线加速器室的混凝土内部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有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设置于浇筑直线加速器室的混凝土内部另一侧,所述第一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控制系统。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措施。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加热器、制冷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调节组件,所述加热器、所述制冷器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依次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调节组件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调节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水泵、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制冷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防护外壳、第一支撑架、端盖和导水件,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材质均为金属,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内部形成六个第一腔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设置于浇筑直线加速器室的混凝土内部,两个所述端盖位于所述混凝土的外部,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两端连通,所述导水件设置于由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和所述端盖组成的容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件包括导水筒、连接罩和连接管,所述导水筒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防护外壳之间形成的第一腔部的内部,所述导水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罩连通,所述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罩连通,所述两个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为所述调节组件的出水口和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一防护外壳之间形成的第一腔部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导水件与所述端盖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导热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7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