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耐三高温湿度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79843.3 | 申请日: | 202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余阳;符方达;全业生;王思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7/14;H05K7/2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输 三高 温湿度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耐三高温湿度传感器,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上侧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和防护壳的连接处安装有衔接板;定位组件,其安装在防护壳的内端右侧;分流管,其单体分别设置在安装箱的外端上下两侧,所述定位块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块。该基于无线传输的耐三高温湿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装置处于高湿高盐雾的环境下避免内部零件出现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增强了输电时的安全性,有利于对线缆进行收束,提高了装置的配电效率,且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效果,在装置处于高温的环境中或者在变电期间时,避免装置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电路短路的空气,以及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度传感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耐三高温湿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活动与湿度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很难找出一个与湿度无关的领域来,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对湿度传感器的技术要求也不同。从制造角度看,同是湿度传感器,材料、结构不同,工艺不同.其性能和技术指标(像精度方面)有很大差异,因而价格也相差甚远,对使用者来说,选择湿度传感器时,首先要搞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传感器;在自己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选购何种档次的产品,权衡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不至于盲目行事,但现有的大部分装置还存在一些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方案用以解决其中的不足之处。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452853B,公开了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的第1电极;至少一部分沿着第1电极而设的线状的第2电极;和设置在第2电极中的沿着第1电极的部分与第1电极间的湿敏膜,第2电极为了形成电感器而具有俯视观察下为螺旋状的形状的部分。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3090922B,公开了大气温湿度监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所述传感器本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密封性不佳,在装置处于高湿高盐雾的环境下容易导致内部零件出现损坏,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影响输电时的安全性,不便于对线缆进行收束,容易影响装置的配电效率,且散热效果不佳,在装置处于高温的环境中或者在变电期间时,容易导致装置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电路短路,以及影响装置的安全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耐三高温湿度传感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耐三高温湿度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密封性不佳,在装置处于高湿高盐雾的环境下容易导致内部零件出现损坏,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影响输电时的安全性,不便于对线缆进行收束,容易影响装置的配电效率,且散热效果不佳,在装置处于高温的环境中或者在变电期间时,容易导致装置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电路短路,以及影响装置的安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耐三高温湿度传感器,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上侧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下侧设置有与防护壳相连接的密封圈,所述挡板和防护壳的连接处安装有衔接板,且挡板的后侧设置有与防护壳相连接的收束组件;
定位组件,其安装在防护壳的内端右侧,所述防护壳的内端左侧设置有安装箱,且安装箱的左端安装有贯穿于防护壳左端的探头模块,所述安装箱的后端设置有贯穿于防护壳后端的天线模块;
分流管,其单体分别设置在安装箱的外端上下两侧,所述定位块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块,且定位块和安装箱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调节栓,所述分流管的前端安装有设置在防护壳内部的定位块,且定位块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栓,所述第一调节栓和防护壳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调节栓,且第一调节栓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与防护壳相连接的冷凝箱。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衔接板在防护壳的外侧构成滑动结构,且挡板的下端表面与密封圈的上端表面之间呈贴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束组件由安装框、调节架、定位架、第一弹簧、定位环、固定块和第三调节栓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9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