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听小骨假体传导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77086.6 | 申请日: | 202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9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川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12 | 分类号: | G01N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60 | 代理人: | 白海佳 |
| 地址: | 30017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听小骨假体 传导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小骨假体传导测试装置,包括发声源、测振仪、第一隔音箱、第二隔音箱、中央控制器和结果分析装置;所述发声源设置在第一隔音箱内;所述测振仪设置在第二隔音箱内;所述第一隔音箱和第二隔音箱并列正对设置;所述第一隔音箱与第二隔音箱相邻的一面设有第一音孔,第一音孔上覆盖有第一薄膜;所述第二隔音箱与第一音孔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音孔,第二音孔上覆盖有第二薄膜;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发声源;所述测振仪通过导线与结果分析装置相连接。本发明听小骨假体传导测试装置可以方便地测试听小骨假体的传导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听小骨假体传导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外伤或先天畸形,中耳听小骨通常容易受到损伤,中耳听小骨由三个小骨组成,别称听骨链,从外向内依次为:锤骨、砧骨、镫骨,镫骨由镫骨弓与镫骨底板组成,后者与内耳外淋巴液接触,是中耳将振动传递至内耳的最后结构。声音是经过鼓膜的振动而引起听骨链的振动,从而使声波传递到内耳,经过耳蜗毛细胞的感音,将声波的机械波转变成电冲动,使大脑感知到声音。听骨链的活动对声音的传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三种听小骨假体,供听小骨受损的患者植入,听小骨假体分别有全听型、部分型和镫骨型。现有的测试听小骨假体传递性能的装置很少,大多数测试为软件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际可能有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听小骨假体传导测试装置。该听小骨假体传导测试装置可以方便地测试听小骨假体的传导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听小骨假体传导测试装置,包括发声源、测振仪、第一隔音箱、第二隔音箱、中央控制器和结果分析装置;
所述发声源设置在第一隔音箱内;
所述测振仪设置在第二隔音箱内;
所述第一隔音箱和第二隔音箱并列正对设置;
所述第一隔音箱与第二隔音箱相邻的一面设有第一音孔,第一音孔上覆盖有第一薄膜;
所述第二隔音箱与第一音孔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音孔,第二音孔上覆盖有第二薄膜;测试时,听小骨假体架设在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
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发声源;
所述测振仪通过导线与结果分析装置相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声源和第一薄膜之间设有音源检测装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听小骨假体传导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薄膜覆盖在第一法兰上,所述第一法兰在第一音孔处和第一隔音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薄膜覆盖在第二法兰上,所述第二法兰在第二音孔处和第二隔音箱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音孔处设有向内延伸的延长通道,所述延长通道和第一音孔连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延长通道的长度为2.1-2.5厘米,直径为0.6-0.8厘米。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薄膜的表面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立柱和横杆,所述立柱垂直固定在第一薄膜的外表面,所述横杆固定在立柱远离第一薄膜的一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薄膜的外表面设有用于连接听小骨假体的第二连接块;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椭圆形的底板和拱形的连接杆,所述底板固定在第二薄膜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底板未固定在第二薄膜的一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块为椭圆形的足板,所述足板在未与第二薄膜固定的一面中心设有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川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川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7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