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复合搅拌桩中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71242.8 | 申请日: | 202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河;黄小兰;郭银岁;赖新波;陈智铭;骆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南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31/00;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黄尧昆 |
| 地址: | 362122 福建省泉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复合 搅拌 中的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水泥复合搅拌桩中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支护结构包括底座、支撑件、顶推件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配重体、导向件和移动件。其中,第一配重体通过其形成的重力拉动传动轴转动,使移动件移动至底座的升降槽,和使支撑件移动至抵在搅拌桩的侧面,形成对搅拌桩的支护作用。当搅拌桩的侧向压力向支撑件时,由于移动件限制在底座的升降槽内,因此可使支撑件无法转动而保持抵挡搅拌桩侧向压力的状态。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支护结构可有效地抵挡基坑土体压向搅拌桩的侧向压力,形成对搅拌桩侧向的支撑,以防止搅拌桩被基坑侧面的土体推动至倾斜,进一步的提高搅拌桩的牢固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水泥复合搅拌桩中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往往需要对基坑进行临时支护。目前较为常见的支护方法是SMW工法,具体是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型钢。但是SMW工法中型钢的截面惯性矩较小,限制了整个支护结构的刚度,对基坑的变形控制较差。具体地说,插入搅拌桩内的型钢用于对搅拌轴进行加固,对于基坑侧面的土体对土搅拌桩的水平推力而言,当坑体较深时,容易造成搅拌桩被土体挤压倾斜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复合搅拌桩中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复合搅拌桩中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护结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至靠近一排搅拌桩一侧的位置,所述底座的两侧上均固定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在朝向对底座中间的表面设置升降槽和摆动槽,所述升降槽的路径为向所述底座正面且向下倾斜,所述摆动槽的路径为弧形,且所述摆动槽的一端和所述升降槽连通,摆动槽的另一端向上延伸;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两所述连接柱之间,且支撑件靠近所述底座中间一侧的两端均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底座内外;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配重体、传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导向件和移动件,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连接柱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至所述传动轴,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之间连接所述移动件,使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升降槽内和所述摆动槽内移动,所述导向件一端适配嵌在所述升降槽内移动,导向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转动;其中,
所述第一配重体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使所述传动轴转动带动所述支撑件摆动,使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摆动槽向下摆动后再沿所述升降槽向下移动,或者使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升降槽向上移动后沿所述摆动槽向上摆动。
作为上述支护结构的改进,所述底座在两所述连接柱之间固定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底座相对所述支撑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配重体连接第一牵引绳,该第一牵引绳向上绕过所述连接轴后固定连接至所述传动轴,使所述第一配重体下降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绳拉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作为上述支护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配重体包括框体和框门,所述框体内容置砂石,所述框体一侧形成开口,所述框门铰接在所述框体,使所述框门将所述框体的开口封住。
作为上述支护结构的改进,所述框门和所述框体由插销连接,所述插销环面设有外扩的扩径部,且插销在该扩径部的上方套有第一弹簧;所述框体下方的侧边设置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设置贯穿上下的锁止孔;所述框门的侧边的上下两端均固定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贯穿上下的限位孔,所述插销穿过两所述限位部的所述限位孔,并且插销的所述扩径部位于两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扩径部和上方的所述限位部之间,使所述第一弹簧拉伸的弹性作用力将所述插销顶向所述锁止孔。
作为上述支护结构的改进,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底座外的一端设置过渡辊,当所述支撑件向下摆动至压向搅拌桩时,所述过渡辊接触在搅拌桩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南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南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12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