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64205.4 | 申请日: | 2022-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曹生现;颜培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5 | 分类号: | G06F30/25;C02F1/48;G06F113/14;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理 耦合 电场 装置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Comsol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中的电场模块、层流模块和流动颗粒追踪耦合模块进行仿真,具体包括:
搭建几何模型,搭建一个管道,管道的一端为入口,管道的另一端分叉设置为一个出口和一个排污口;
利用电场模块在管道内部仿真非匀强电场;
利用层流模块在管道内部施加流体场,得到电场-流体场耦合物理场,完成模型的环境搭建;
利用流动颗粒追踪耦合模块在管道的入口释放一定数量的颗粒,颗粒在管道内受到流体和电场的作用力,对运动轨迹进行求解;
通过调节电场模块、层流模块以及流动颗粒追踪耦合模块的参数,模拟得到颗粒的不同运动轨迹,根据需要的运动轨迹对应的电场模块、层流模块以及流动颗粒追踪耦合模块的参数设置实际的排污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模块完成电场的仿真,包括在管道上构建电极,并施加电极激励条件,建立管道内流体的电场分布,并模拟电极产生的电场在管道内电场线疏密,强弱情况。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层流模块设置管道流体的入口和出口,并模拟管道内不同位置流体的流速。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流动颗粒追踪模块设置颗粒的释放入口、释放时间、释放方式、结合电场-流体场耦合物理场得到颗粒受到的流体的曳力、颗粒受到的电场作用力,进行求解,得到颗粒的运动轨迹。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模块使用频域分析,设置被测场的边界条件和电场的激励条件,对区域进行网格剖分并求解,完成电场环境的模拟,其中:
描述电场的控制方程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其中J为电流密度;Qj,v为电流源;σ为电导率;;D为电通量;Je外部电流密度。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电场模块的频域分析中,将,将电场的控制方程设置为研究控制,设置被测场的边界条件和电场的激励条件,求解的区域为整个几何模型,激励条件为电势,所述电势包括正电势和负电势,其中电极的排布是多电极阵列排布,每个电极宽度相同,间隔相同,同一时刻为正负交替排列。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模块描述层流两相流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其中ρ为密度;u为流速;p为压强;I为此相所受压力系数;K为广义动量源相;F为体积力;T为温度。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电场排垢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层流模块的方程设置为研究控制,设置边界条件,求解域为整个几何模型,管壁条件为无滑移,选择右侧管壁为入口,入口速度方向为法向流入,选择左侧两个管壁为出口,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压力,压力条件为静压,并抑制回流,再用稳态求解器进行求解,得到管道内流速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42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