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系统送端电网过电压抑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4107.0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霄鹤;陈玮;郦洪柯;杨文斌;王克;李景一;徐晗;殷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24;H02J1/02;H02M7/48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海上 风电双极柔直 系统 电网 过电压 抑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系统送端电网过电压抑制方法。针对送端负极换流器采用二极管整流器的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输电系统,本发明通过送端正极MMC换流器、受端负极MMC换流器和受端正极MMC换流器的协同控制,实现送端电网故障下系统过电压抑制。与已有方案相比,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在送端电网故障下有限抑制过电压水平,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输电系统送端电网过电压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输电容量逐渐增大,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凭借其高灵活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大容量海上风电场双极柔直输电系统中,采用MMC拓扑结构的海上换流站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其建设与运输成本很高,不利于海上风电的平价上网。此外,当海上风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时,其运行性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其中,由于故障导致的过电压问题,不仅会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还会对设备和线路的过电压和绝缘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对于海上风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过电压抑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同容量和电压等级的交直流变换装置,采用二极管方案的体积是MMC方案的50%以下。因此,在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采用二极管整流装置替换部分MMC整流装置可以显著降低海上换流平台的重量和成本。针对以上问题,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如下:送端正极采用MMC换流器,维持送端交流电网的稳定,送端负极采用二极管整流装置,协助完成功率传输,这种方案能够在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优化工程建设成本。
对于MMC-二极管混合型双极柔直输电系统,当送端电网发生故障时,采用传统控制策略会导致送端电网产生严重的过电压;此外,由于故障相二极管无法达到导通阈值,送端电网故障还会导致负极二极管换流器输出功率降低,进而引发正极MMC的直流母线过电压问题,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目前,对于采用二极管的混合型海上风电场-双极直流输电系统送端电网过电压抑制方法还鲜有研究,亟需提出一种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输电系统送端电网过电压抑制方法,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输电系统在送端电网故障下存在的过电压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系统送端电网过电压抑制方法,通过送端正极MMC换流器、受端负极MMC换流器和受端正极MMC换流器的协同控制,实现送端电网故障下系统的过电压抑制,及正、负极之间功率的平衡分配。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系统送端电网过电压抑制方法,混合型海上风电双极柔直输电系统的拓扑包括:送端正极MMC换流器、送端负极二极管换流器、受端正极MMC换流器和受端负极MMC换流器;其特征在于:
实现所述方法所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送端正极MMC换流器控制系统,受端正极MMC换流器控制系统,受端负极MMC换流器控制系统;
所述送端正极MMC换流器控制系统,采用送端交流电网电压控制外环、电流控制内环,其中,送端交流电网正序电压的参考值根据负序电压的幅值计算得到;当输电系统正常运行时,正序电压的参考值为额定值,当送端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时,根据负序电压的幅值调整正序电压参考值,从而抑制故障过程中的交流过电压,当故障线路切除后,正序电压参考值恢复至额定值;此外,送端正极MMC换流器控制系统还包含送端正极负序电流控制模块,采用谐振控制器实现对于故障过程中负序电流的抑制;
所述受端正极MMC换流器控制系统,采用正极直流母线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外环、电流控制内环,负责维持正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并对受端交流电网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4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