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厂管理用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9310.9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1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20 | 分类号: | F16L3/20;F16L3/11;F17D5/06;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赵晓雯 |
地址: | 650499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智慧 电厂 管理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厂管理用固定装置,涉及智慧电厂技术领域,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气缸二,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光杆;外套筒的内部上下两端活动设置有卡板一,且两组卡板一的内壁活动设置有卡板二,卡板二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内腔的内部还设有传输芯片,温度感应器与传输芯片相互无线连接。该种发明,两组卡板一的内壁均增设两组卡板二,两组卡板二能够在卡板一的内壁进行横向移动,对部分体积较大的管道进行固定时,伸展开的卡板一增加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后期对管道的牢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电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厂管理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设智慧电厂就是在智能发电的基础上,通过发电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延伸,形成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承担更多保护环境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电厂参与市场经济的资本,也是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企业的要求。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820923712.4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厂管理用固定装置,它包括主体、外伸板、上方卡块和转轴,所述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外伸板设置在主体的右侧,所述外伸板上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固定杆的上方连接有挂钩,所述下方卡块的内侧安装有下方卡瓦,所述上方卡块安装在下方卡块的上端,所述上方卡块的右侧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下方安装有螺母,所述转轴安装在主体的上端,且转轴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厂管理用固定装置,能够长期对管道进行固定,且能够适应不同孔径的管道,加强了安全防护功能,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上述专利虽然可通过两组相对的卡瓦结合,进而对不同管径的管道实现卡紧固定,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卡瓦的整体尺寸大小有效,在对管道进行固定后,很容易受自身体积影响而导致后期管道固定不牢固的现象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厂管理用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厂管理用固定装置,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光杆,所述光杆的底端与外套筒的顶端中部相互连接;
所述外套筒的内部上下两端活动设置有卡板一,两组所述卡板一成相对设置,且两组卡板一的内壁活动设置有卡板二,两组所述卡板二呈相对设置且为弧形形状,所述卡板二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内腔的内部还设有传输芯片,所述温度感应器与传输芯片相互无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套筒的外侧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多个气缸一,且两个气缸一为一组,两个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一,所述推杆一的一端贯穿于外套筒,且推杆一的底端与卡板一的外侧相互连接,所述卡板一的内壁两端均设置有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板一的外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呈横向设置,且气缸三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杆二,所述推杆二的端部预设有对接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板二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对接板,所述卡板二的顶端两侧还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的位置与对接板的位置相互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条的端部与对接板的尾部相互连接,所述卡条的高度低于对接板的高度,所述卡条的位置与所述卡板一内壁设置的卡槽位置相互对应,且卡条内嵌于卡槽,二者相互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中部预设有多个对接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9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空目标6D位姿估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轻量级指静脉图像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