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削冷却装置、钻削冷却方法及钻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8091.2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勇;林海生;郑李娟;赖志伟;杨简彰;熊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B23Q35/00;B23Q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梁发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装置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削冷却装置、钻削冷却方法及钻削设备,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该钻削冷却装置包括油膜附水滴冷却器以及均液环,油膜附水滴冷却器用于产生油膜附水滴冷却液。均液环与油膜附水滴冷却器连通,均液环上设置有多个喷头,每个喷头均与均液环连通,每个喷头与均液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该冷却装置的喷头可以在均液环上转动,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调整喷头的角度,这有利于充分发挥油膜水滴的冷却作用,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削冷却装置、钻削冷却方法及钻削设备。
背景技术
钻削加工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式之一。钻削加工常见的问题有切削温度高、钻削力大、排屑困难等特点,导致加工过程容易产生刀具磨损严重、加工精度低等问题,特别是高温合金、钛合金、淬硬钢等难加工材料的钻削。因此,钻削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刀具和工件进行冷却。
现有的钻削冷却方式通常是采用大量的冷却液冲洗钻头和工件,但是使用大量的冷却液存在污染环境、危害工人健康、成本较高的缺点。人们发明了一种微量润滑技术来解决该缺点。微量润滑技术是将少量的润滑油雾化成油雾,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喷射到切削加工区域,虽然该方法能够进行冷却,但是无法有效带走全部切削热,容易导致油膜失效使得润滑效果降低。并且冷却液的喷射角对钻削冷切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现有的微量润滑不能根据需要调整润滑油的喷射角度,也就不能有充分发挥油雾的冷却作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钻削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的喷头可以在均液环上转动,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调整喷头的角度,这有利于充分发挥油膜水滴的冷却作用,提高冷却效果。
一种钻削冷却装置,包括:
油膜附水滴冷却器,所述油膜附水滴冷却器用于产生油膜附水滴冷却液;
均液环,所述均液环与所述油膜附水滴冷却器连通,所述均液环上设置有多个喷头,每个所述喷头均与所述均液环连通,每个所述喷头与所述均液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均液环为圆环状结构,所述喷头在所述均液环上设置4-6个,多个喷头沿所述均液环的轴向均布,每个所述喷头上均设有角度感应器。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接座以及伸缩驱动装置,所述喷头的一端与所述转接座铰接;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转接座上,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喷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喷头在所述转接座上转动,以改变所述喷头的轴线与所述均液环的轴线之间的夹角。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头与所述均液环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均液环与所述油膜附水滴冷却器之间通过导液管连通,所述导液管上靠近所述均液环处设置有雾化段,所述雾化段包括依次连通的收缩段、喉管以及扩张段,所述收缩段的最大直径与所述喉管的直径之比为3:1-5:1,所述喉管的直径与所述扩张段的最大直径之比为1:4-1:6。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钻削冷却方法,所述钻削冷却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钻削冷却装置来实施;
所述钻削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钻削刀具刀头位置;
获取钻削冷却装置的喷头的位置;
判断喷头与刀头之间的夹角是否位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
若是,钻削加工,同时喷头启动喷出油雾对刀头进行冷却;若否,调整喷头的角度,直至喷头与刀头之间的夹角位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钻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削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钻削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8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