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烘干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7042.7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1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保;林胜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谱诺药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1/10;F26B25/00;F26B25/06;F26B2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左泽辅 |
地址: | 24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烘干 生产线 | ||
1.一种智能化烘干生产线,包括输送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设备(16)、计数传感器(17),输送线(3)顶部固定有保温炉(1),保温炉(1)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保温炉(1)两端开口一端为进口,另一端为出口,保温炉(1)两端开口处转动设置有安全门(2),安全门(2)用于密封封闭保温炉(1)两端开口,保温炉(1)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烘干排湿组件(4),烘干排湿组件(4)用于对保温炉(1)内提供高温热量,并将待烘干容器(11)内的水蒸气排出保温炉(1)内;
烘干排湿组件(4)包括热油输送管(5)、散热器(6)、温度传感器(7)、送风马达(8)、送风扇(81)、蒸发排放口(9);散热器(6)固定安装在保温炉(1)内顶部,散热器(6)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密封固定连接有热油输送管(5),热油输送管(5)另一端延伸至保温炉(1)外部,热油输送管(5)位于保温炉(1)外部一端与热油输送设备(15)密封固定连接,热油输送设备(15)将加热到额定温度的热油通过与散热器(6)输入端连接的热油输送管(5)输送至散热器(6)内,再通过与散热器(6)输出端连接的热油输送管(5)返回至热油输送设备(15)内;
送风马达(8)固定在保温炉(1)外顶部,送风扇(81)转动设置在保温炉(1)内顶部,送风马达(8)转动端与送风扇(81)固定,散热器(6)位于送风扇(81)两侧,送风马达(8)用于驱动送风扇(81)在保温炉(1)内转动,产生移动气流,在保温炉(1)内产生高温热风,将高温热风折返至待烘干容器(11)表面;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保温炉(1)回风口处,用于获取保温炉(1)内温度值,蒸发排放口(9)开设在保温炉(1)顶部,烘干待烘干容器(11)产生的蒸发水分通过蒸发排放口(9)排出保温炉(1)内;
计数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7)、输送泵(152)、送风马达(8)均与PLC设备(16)电连接,计数传感器(17)安装保温炉(1)进口处,计数传感器(17)用于获取进入保温炉(1)内待烘干容器(11)的数量值,并将数量值发往PLC设备(16),PLC设备(16)控制安全门(2)开闭、送风马达(8)以及输送泵(152)的停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保温炉(1)内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挡风(13),挡风(13)两端与保温炉(1)内两端连接,挡风(13)顶面以及其底面均不与保温炉(1)连接,挡风(13)与保温炉(1)内壁合围形成风道(14),风道(14)顶部为进风口,风道(14)底部为出口,待烘干容器(11)位于两块挡风(13)之间,高温热风从风道(14)顶部进风口进入,从风道(14)底部开口折返到待烘干容器(11)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热油输送设备(15)包括热油加热容器(151)、输送泵(152),热油加热容器(151)储存热油,并对其进行加热保温,输送泵(152)输入端与热油加热容器(151)密封固定连通,连接在散热器(6)输入端的热油输送管(5)另一端与输送泵(152)输出端密封固定连通,连接在散热器(6)输出端的热油输送管(5)另一端与热油加热容器(151)密封固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输送线(3)两端均设置有送料平台(10),送料平台(10)顶部放置有托盘(12),托盘(12)上放置待烘干容器(11),待烘干容器(11)从保温炉(1)入口进入,经过输送线(3)将待烘干容器(11)输送至保温炉(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送料平台(10)包括升降平台(101)、推送结构(102),推送结构(102)设置在升降平台(101)顶部;托盘(12)设置在推送结构(102)上方,待烘干容器(11)设置在托盘(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烘干生产线的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待烘干容器(11)通过输送线(3)输送至保温炉(1)内;
步骤二:计数传感器(17)用于获取进入保温炉(1)内待烘干容器(11)的数量值,并发送至PLC设备(16),PLC设备(16)接收数量值与数量阈值进行比对,若数量值等于数量阈值,计数传感器(17)生成第一指令、第二指令,若数量值小于数量阈值,继续往内运送待烘干容器(11);
步骤三:保温炉(1)两端的安全门(2)根据第一指令关闭;输送泵(152)根据第二指令启动,将热油加热容器(151)内的热油运送至散热器(6)内,再回流至热油加热容器(151)内,进行内循环加热;
步骤四:温度传感器(7)获取保温炉(1)内的温度值,并将温度值发送至PLC设备(16),PLC设备(16)将温度值与温度阈值比对分析,若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启动送风马达(8),反之则不启动送风马达(8);
步骤五:送风马达(8)驱动送风扇(81)转动,将散热器(6)散发的高温热量吹入保温炉(1)内,形成将高温热风,高温热风经过风道(14)从风道(14)底部开口折返到待烘干容器(11)表面,均匀到达待烘干容器(11)表面,高温热量渗透到待烘干容器(11)材质分子中,将待烘干容器(11)材质分子中的水分通过高温蒸发;
步骤六:蒸发的水分通过蒸发排放口(9)排出保温炉(1)内;
步骤七:设置在保温炉(1)回风口的温度传感器(7)持续获取保温炉(1)内温度值发送至PLC设备(16),PLC设备(16)将该温度值与第二温度阈值比对分析,第二温度阈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该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PLC设备(16)控制与蒸发排放口(9)相对应的烘干排湿组件(4),启动该烘干排湿组件(4)内的输送泵(152),保持保温炉(1)内温度;
步骤八:烘干时间到达预设时间后,PLC设备(16)控制安全门(2)逐渐打开,烘干后待烘干容器(11)通过输送线(3)自动送出;
步骤九: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谱诺药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谱诺药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70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低弹性模量TENZ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线缆张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