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型复杂Windows原生桌面开发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34033.6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7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高扬;张俊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7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复杂 windows 原生 桌面 开发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大型复杂Windows原生桌面开发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创建开发项目,引入底层基础库和功能库;S2,注册模块管理容器;S3,将业务模块进行拆分和抽象,对每个业务模块形成抽象层,并通过动态模块组装方式,完成业务模块的选择和加载;S4,对开发项目中的任务进行分配,并通过热插拔方式对外提供接口;S5,配置业务模块信息,将设备型号与业务模块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S6,通过当前设备型号,检索业务模块文件清单,并进行业务模块文件下载,下载后读取业务模块文件并加载到程序内,最终使程序开始运行。本发明具有灵活性强,能实现一站式面向所有windows桌面开发环节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大型复杂Windows原生桌面开发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软件开发领域,大部分的软件产品都是以B/S(浏览器/服务端)的形式提供,这些网页形式的软件产品整占据着当今软件开发领域的绝对主流地位。但早些年前,在浏览器技术尚未成熟之时,大部分软件产品都是以C/S(客户端/服务端)的形式提供。C/S这种开发方式从Windows操作系统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发展至今,基于C/S的软件开发技术也是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原生技术(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Windows桌面开发技术),不过近些年一些非原生技术(使用内嵌浏览器的桌面软件开发技术)也开始流行起来,甚至凭借其开发效率,移植性好等优势大有一统C/S软件开发领域之势。
但是,无论是B/S架构的网页产品还是非原生技术开发的Windows桌面软件在性能和GUI(图形用户接口)表现力上面,都无法和原生的Windows桌面软件相比。所以时至今日,原生的Windows桌面软件开产品仍然活跃于一些特定领域:工业控制、金融、医疗设备、软件开发工具、图形设计工具(比如:Photoshop)、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这些领域的产品相同特征是:业务稳定但体量较大,用户交互复杂但共性较多,对运行效率要求高,和操作系统、硬件设备的交互较多。而企业面对这些软件产品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成本,而且一旦产品开发成型,面对后续的需求变更,场景切换时,会给开发人带来抽丝剥茧类的工作,大大增加了软件的维护成本。
目前在原生桌面开发领域有许多框架产品。这些框架产品的特点是专注于窗口、控件、UI效果、解决复杂的用户交互。面对如今原生桌面技术应用场景逐渐集中这一情况,并没有做出更深入的挖掘和演变。最重要的是,这种解决局部开发环节、场景的框架并不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反而会因为多种类别的框架混合使用导致软件结构复杂,可维护性更差。所以真正对原生桌面软件开发有实际意义的是一款能一站式解决所有场景的开发框架。
目前的开发框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目前的开发框架只解决了有限的开发场景
比如有些开发框架解决了窗口绘制和渲染,有些开发框封装了很多用户控件,有些开发框架实现了MVVM模式和解耦。开发实践中,开发人员就需要旁征博引,最终交付的软件产品是一个缝合了多方框架的结合体。这样一来软件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不同框架间的衔接和适配又需要开发成本,尤其在面对后来的产品迭代,需求变更,版本兼容等场景时,格外乏力。
2.目前的开发框架忽略了目前原生桌面软件产品的共性
当前使用原生技术的桌面软件开发场景越发集中,企业都是在特定需求背景下才会考虑使用原生技术开发桌面软件。而对于这些场景的挖掘和抽象,目前鲜有开发框架去关注。框架本身就是要去为某一相同特征的软件开发场景提供通用的技术支撑。如今面对原生桌面软件开发的共性,正是一个优秀的软件框架所应该珍惜的契机。首先,如今需要原生技术开发的软件一定是大型且复杂的,大型复杂就对解耦和模块化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其次大型桌面软件在UI布局上有着高度的相似。比如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这三个UI部分基本在每一款大型桌面软件上都可以看到(例如office系列产品、Adobe系列产品)。
3.目前的开发框架在解耦和开放性上面还具备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4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