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加工用的织物表面修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34024.7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3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帅;刘道法;刘朵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奕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3/00 | 分类号: | D06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工用 织物 表面 修剪 装置 | ||
1.一种纺织加工用的织物表面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1),所述主体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的内侧前端设置有主传动轴(102);所述主传动轴(102)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表面磨辊(103),且表面磨辊(10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主传动轴(102)的右端设置有齿轮A(104),且两个齿轮A(104)啮合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01)的内侧设置有主刀网(105);所述主体架(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同步轮G(201);所述支撑架(101)的内侧后端设置有主修剪轴(106);所述主修剪轴(106)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主修剪片(107),且主修剪片(107)处于主刀网(105)的内部;位于右侧所述支撑架(101)的右侧居中位置设置有齿轮B(108),且齿轮B(108)与位于上方的齿轮A(104)啮合相连接;位于左侧所述支撑架(101)的左侧居中位置设置有转换轴(109);所述转换轴(109)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伞齿轮(1010);
所述转换轴(109)的外端设置有同步轮A(1011);位于下方所述主传动轴(102)的左端设置有同步轮B(1012),且同步轮B(1012)通过一条同步带与同步轮A(1011)和同步轮G(201)相连接;所述主修剪轴(106)的右端设置有齿轮C(1013),且两个齿轮C(1013)啮合相连接;位于上方所述齿轮C(1013)也与齿轮B(108)啮合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01)的后端设置有侧刀网(1014);所述支撑架(101)的顶部后侧设置有侧修剪轴(1015);所述侧修剪轴(1015)上设置有侧修剪片(1016),且侧修剪片(1016)处于侧刀网(1014)的内部;位于左侧所述侧修剪轴(1015)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齿轮D(1017);所述侧修剪轴(1015)的顶端设置有同步轮C(1018);
位于左侧所述侧修剪轴(1015)的底端设置有同步轮D(1019);位于右侧所述支撑架(101)的内侧设置有随动轴(1020);所述随动轴(1020)的顶部设置有齿轮E(1021);所述随动轴(1020)的底端设置有同步轮E(1022),且同步轮E(1022)通过一条同步带与同步轮D(1019)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01)的前端设置有侧传动轴(1023);所述侧传动轴(1023)的顶端设置有同步轮F(1024),且同步轮F(1024)通过一条同步带与同步轮C(1018)相连接;所述侧传动轴(1023)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侧面磨辊(1025);位于左侧所述支撑架(101)的左侧后端设置有从动轴(1026);
所述从动轴(1026)的后端设置有第二伞齿轮(1027);所述从动轴(1026)的前端设置有第三伞齿轮(1028),且第三伞齿轮(1028)与第一伞齿轮(1010)啮合相连接;位于左侧所述支撑架(101)的左侧后端还设置有驱动轴(1029),且驱动轴(1029)处于从动轴(1026)的后侧;所述驱动轴(1029)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齿轮F(1030),且齿轮F(1030)与齿轮D(1017)啮合相连接;所述驱动轴(1029)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第四伞齿轮(1031),且第四伞齿轮(1031)与第二伞齿轮(1027)啮合相连接;位于右侧所述侧修剪轴(1015)的底端设置有齿轮G(1032),且齿轮G(1032)与齿轮E(1021)啮合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奕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奕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40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