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树蔬菜实蝇信息素组分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3064.X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丽 |
主分类号: | A01N31/02 | 分类号: | A01N31/02;A01N37/02;A01N35/02;A01P19/00;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刘庆东 |
地址: | 2744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树 蔬菜 信息 组分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树蔬菜实蝇信息素组分的合成方法,涉及昆虫信息素技术领域,果实蝇性信息素的基本成分为(5Z,7E)‑十二碳二烯醇、(5Z,7E)‑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5Z,7E)‑十二碳二烯醛三种化合物。本发明以简单的(5Z,7E)‑十二碳二烯醇、(5Z,7E)‑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5Z,7E)‑十二碳二烯醛三种化合物,根据果实蝇的具体种类选择上述三种化合物作为基本成分进行组合,经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氧化反应,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为30~100℃,并在氧化反应中加入碱,制成果实蝇信息素,本发明的合成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操作简单且其中成分不含有毒物质,不必担心昆虫产生耐药性,也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信息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果树蔬菜实蝇信息素组分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对于害虫的基本防治手段主要还是依赖于化学农药,但是长期无节制地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许多副作用,一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二是破坏生态平衡,三是污染环境,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部门均在努力探索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新途径、新技术,其中,利用昆虫激素,特别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果实蝇属隶属于双翅目实蝇科,该类害虫飞翔灵活,体形似蜂,故称“针蜂”,又称蛀果虫、桔小实蝇、桔大实蝇、黄苍蝇、瓜蛆等,繁殖能力非常强,并且有迁飞性,化学防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其卵通过尾针产于吊瓜果皮内,卵块肉眼难以发现,而现有的果实蝇信息素合成方法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就比如:
如公开号为CN101703043B的一种果实蝇性引诱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将1-50份的甲基丁香酚或诱蝇酮和0.1-20份的毒性成分溶解在100份有机溶剂中备用,其中毒性成分为敌百虫、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或毒死蜱,即其在引诱缓释剂中加入了毒性成分,将果实蝇信息素和毒性成分包裹在多元醇和异氰酸酯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膜内,将这种胶囊颗粒装入果实蝇诱瓶挂在田间,达到了性信息素和毒性成分缓慢释放的效果,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出很长的持效期和很好的诱杀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
1.由于在引诱缓释剂中加入了毒性成分,当其透过高分子膜在空气中挥发时,对于果实蝇能够起到杀灭效果的同时,同样的对于行人也会造成伤害,轻则毒性成分飘落在皮肤上,引起过敏、红肿和掉皮情况,重则吸入过多含有毒性成分的气体,导致中毒,因此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佩戴防毒面罩,对于过往的人员来说十分麻烦,且危险;
2.由于采用了毒性成分,部分果实蝇在毒性成分下存活,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致使用药量和用药浓度不断增加,成本逐年提高,防治日益困难;
3.无法根据具体的果实蝇种类合成对应有效的信息素,其引诱缓释剂成分单一,对于部分果实蝇有效,对于另一部分的果实蝇,效果不够理想,缺少一种针对不同果实蝇合成化学试剂的方法。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果树蔬菜实蝇信息素组分的合成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蔬菜实蝇信息素组分的合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果实蝇化学制剂不安全、易导致昆虫出现抗药性和无法针对具体种类果实蝇进行灭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树蔬菜实蝇信息素组分的合成方法,果实蝇性信息素的基本成分为(5Z,7E)-十二碳二烯醇、(5Z,7E)-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5Z,7E)-十二碳二烯醛三种化合物,根据果实蝇的具体种类选择上述三种化合物作为基本成分进行组合,使用研制方法区分果实蝇的具体种类和合成应对不同种类果实蝇的信息素,所述研制方法包括:
诊断方法,研究危害果树蔬菜的果实蝇种类;
提取方法,获取该果实蝇的信息素有效成分;
合成方法,根据得到的信息素有效成分资料,在基本成分中加入化学物质进行人造信息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丽,未经刘春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3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