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及最优正畸方案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7875.9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靖超;刘超;欧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G16H20/30;G06F30/23;G06T17/20;A61C7/0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威海佩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4 | 代理人: | 宋益敏;杨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效果 预测 方法 最优 方案 确定 | ||
1.一种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用于预测牙颌佩戴矫治器的口腔正畸效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和目标牙颌数字模型;
S2:获取矫治器数字模型;
S3:基于初始牙颌数字模型、矫治器数字模型和正畸参数组合对矫治器的佩戴及正畸过程进行仿真,得到预测牙颌数字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基于正畸周期开始前上下颌的实际形态以及上下颌的实际咬合关系生成;
所述目标牙颌数字模型基于正畸处方所确定的正畸周期结束时预期实现的上下颌的目标型态以及上下颌的目标咬合关系生成;
所述预测牙颌数字模型基于对矫治器的佩戴及正畸过程进行仿真预测得到的正畸周期结束时上下颌的预测形态以及上下颌的预测咬合关系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牙颌数字模型、预测牙颌数字模型和目标牙颌数字模型均可按照对应的咬合关系进行上下颌相对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咬合关系包括髁突在咬合过程中的运动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髁突在咬合过程中的运动参数包括髁突在咬合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倾斜角度和/或运动轨迹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际咬合关系通过使用颌架对于待矫治牙颌进行测量自动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参数组合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佩戴矫治器的咬合力、每次佩戴矫治器的时长、每天佩戴矫治器的次数、正畸周期的总天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佩戴矫治器的咬合力通过设置在初始牙颌数字模型上的受力传感器获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所述对矫治器的佩戴及正畸过程进行仿真,包括对矫治器的至少一次佩戴过程以及至少一次自佩戴至摘下期间的正畸过程进行仿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初始牙颌数字模型作为当前牙颌数字模型;
S32:基于当前牙颌数字模型、矫治器数字模型和正畸参数组合对本次矫治器的佩戴过程进行仿真,确定当前牙颌数字模型佩戴矫治器后所受到的正畸力分布情况;
S33:基于所述正畸力分布情况和正畸参数对本次佩戴矫治器的正畸过程进行仿真,得到本次正畸过程结束后的中间牙颌数字模型;
S34:判断正畸周期是否结束,如判断结果为是,则将中间牙颌数字模型作为预测牙颌数字模型并结束仿真,如判断结果为否,则将中间牙颌数字模型作为新的当前牙颌数字模型并返回步骤S3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力包括以下矫治力中的至少一种:
至少一个牙齿受到的矫治力,上颌颌骨和\或下颌颌骨受到的矫治力,髁突受到的牵引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真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口腔正畸效果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佩戴过程进行仿真包括设置以下强制加载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强制速度条件、强制位移条件、强制转动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罗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78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