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用抗震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0768.3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3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龚亮;吴晓飞;张文斌;祁琦;王贵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研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鉴定有限公司;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81/03;B65D8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郭微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抗震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用抗震检测系统,包括箱体,该箱体的侧部安装有门板,箱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样品放置盘,所述箱体的内腔顶端设置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包括多个气囊层,各所述气囊层均呈矩形状,多个所述气囊层沿竖直方向相互叠加在一起,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箱体的顶端还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囊层相连通;放置样品时,可通过气泵向伸缩气囊内充气使多个气囊层向下伸出,进而抵靠在样品容器的顶端,将其进一步固定,保持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伸缩气囊与样品容器为非刚性接触,可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用抗震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抗震是指为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采取的工程措施。抗震设防基本目的,就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以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
抗震检测时,通常需要对其样品进行保存存储,但有时存在着样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破损的现象,造成难以检测的结果。
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用抗震检测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用抗震检测系统,包括箱体,该箱体的侧部安装有门板,箱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样品放置盘,所述箱体的内腔顶端设置有伸缩气囊;
所述伸缩气囊包括多个气囊层,各所述气囊层均呈矩形状,多个所述气囊层沿竖直方向相互叠加在一起,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箱体的顶端还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囊层相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放置盘上均布有多个用于放置样品容器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底面凹设形成一锥形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囊层的四周延伸至箱体的顶部边缘处。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囊层中至少设置有多个弹簧,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气囊的内腔底部相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内对应放置盘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盘,所述放置孔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储液盘相连通的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样品储存装置,在箱体的内腔顶端设置有伸缩气囊,放置样品时,可通过气泵向伸缩气囊内充气使多个气囊层向下伸出,进而抵靠在样品容器的顶端,将其进一步固定,保持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伸缩气囊与样品容器为非刚性接触,可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参见图1-3,一种建筑物用抗震检测系统,包括箱体100,该箱体100的侧部安装有门板101,箱体100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样品放置盘200,所述箱体100的内腔顶端设置有伸缩气囊300;
所述伸缩气囊300包括多个气囊层301,各所述气囊层301均呈矩形状,多个所述气囊层301沿竖直方向相互叠加在一起,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箱体100的顶端还设置有气泵400,所述气泵400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囊层301相连通。
所述放置盘200上均布有多个用于放置样品容器的放置孔201,所述放置孔201的底面凹设形成一锥形孔。
所述气囊层301的四周延伸至箱体100的顶部边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研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鉴定有限公司;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研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鉴定有限公司;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0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