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9059.3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5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茜;党一中;廖长江;宾帆;张安安;杨威;田园茂;张航;王雯铎;魏江山;任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02;F17D1/08;F17D1/14;H01B12/16;H01B12/00;G06F30/23;G06F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能源 管道 传输 特性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确定复合能源管道结构,从外向内依次包括:保温层、外LNG管道、屏蔽层、绝缘层、高温超导电缆和内LNG管道;
S2:对复合能源管道进行输电分析,建立复合能源管道输电模型,保证复合能源管道无线路损耗;
S3:对复合能源管道进行输气分析,建立复合能源管道输气模型;
S4:通过复合能源管道输气模型计算复合能源管道在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耗与冷能损耗,建立复合能源管道冷泵站模型;
S5:通过复合能源管道输电模型、复合能源管道输气模型和复合能源管道冷泵站模型建立复合能源管道能量传输模型,进行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包括:
S21:根据临界电流值,确定高温超导电缆电流密度,保证高温超导电缆为正常态,计算公式为:
式中,Je为高温超导电缆电流密度;ST为高温超导电缆截面积,IC可由高温超导电缆超导层的临界电流密度JC与超导体的截面积SS表示,如式:
IC=JC·SS
S22:根据管道临界温度TC建立复合能源管道输电模型:
PGRID(t)=αS·((1-0.014)·PSupply(t))
式中:PGRID(t)为管道末端输出电功率;PSupply(t)为管道输入电功率;αS为高温超导电缆状态量;T为内LNG管道温度,TC为临界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包括:
S31复合能源管道传输压力分析,包括:
S311:将外LNG管道和内LNG管道等效为一根LNG管道,通过雷诺数判断LNG形态,包括层流和湍流;
S312:针对LNG形态基于复合能源管道内LNG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建立复合能源管道压力模型,基于复合能源管道压力模型计算输气过程压力损耗;
S32复合能源管道传输温度分析,包括:
S321:分析LNG输送过程中天然气的温度变化,计算复合能源管道最大允许单位长度冷能损耗量;
S322:计算复合能源管道冷能损耗,判断复合能源管道冷能损耗是否大于复合能源管道最大允许单位长度冷能损耗量,若不大于符合复合能源管道温度要求,否则计算复合能源管道冷泵站需提供的冷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LNG形态计算公式为:
式中,Re表示雷诺数;ρn为标准状况下流体的密度;v为LNG流体的流速;μ为LNG流体的粘度系数;d为LNG管道的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能源管道传输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能源管道压力模型为:
式中,l为LNG管道x1点到x2点的长度;A为LNG管道横截面积,ρ为LNG流体密度,λ为达西摩擦系数,d为LNG管道的管径;s为LNG流量,p1,p2为LNG管道x1点、x2点对应的压力值;
压力损耗Wpl为:
Wpl=s·(p2-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90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向极化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海波管的可调弯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