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流量倒流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4640.6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0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召华;李慧莲;叶丹;叶勇;邓玲;吴伟斌;曹丽文;文伟强;陈添鑫;张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8;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吴会英;臧建明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倒流 区域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5G流量倒流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5G小区内的第一流量倒流相关信息,第一流量倒流相关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相互对应的第一用户位置信息和第一流量信息;获取目标4G小区内的第二流量倒流相关信息,第二流量倒流相关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相互对应的第二用户位置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根据各第一用户位置信息将对应的第一流量信息分配至预设高倒流分析模型的各候选区域中,根据各第二用户位置信息将对应的第二流量信息分配至预设高倒流分析模型的各候选区域中,根据各候选区域中的第一流量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确定5G流量倒流区域。本申请的方案能够高效准确地确定出5G流量倒流区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5G流量倒流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4G网络和5G网络共同覆盖的区域,由于5G信号的弱覆盖,部分5G网络的业务会回落至4G网络,造成5G流量倒流,5G基站和4G基站的负荷不均衡。要想解决流量倒流问题,需要先定位出5G流量倒流区域,再根据倒流区域的信号覆盖情况进行优化。
现目前,通过比较不同网络小区的流量可以确定出倒流小区,但无法精准定位出小区中具体的倒流区域。通过路测(Driving Test)或者呼叫质量拨打测试(Call QualityTest)能够准确的找出倒流区域,但需要工作人员携带专用的测试设备进行实地测试,工作量大且效率低。
综上,现有技术中,无法高效准确地确定出5G流量倒流区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5G流量倒流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高效准确地确定出5G流量倒流区域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5G流量倒流区域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5G小区内至少一个第一目标用户的第一流量倒流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用户为预设时间范围内接入目标5G小区的用户,所述第一流量倒流相关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相互对应的第一用户位置信息和第一流量信息;
获取目标4G小区内至少一个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二流量倒流相关信息,所述目标4G小区与所述目标5G小区属于同一个基站,所述第二目标用户为预设时间范围内接入目标4G小区且能够使用5G网络业务的用户,所述第二流量倒流相关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相互对应的第二用户位置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
根据各第一用户位置信息将对应的第一流量信息分配至预设高倒流分析模型的各候选区域中,并根据各第二用户位置信息将对应的第二流量信息分配至预设高倒流分析模型的各候选区域中,所述预设高倒流分析模型是根据目标5G小区的天线方位角和覆盖范围构建的,且包括至少一个候选区域以及各候选区域的区域位置信息;
根据各候选区域中的第一流量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确定5G流量倒流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目标4G小区内至少一个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二流量倒流相关信息,包括:
获取第二目标用户设备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发送的至少一份第二最小路测报告,所述第二最小路测报告中包括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二经纬度信息和第二最小路测报告的第二发送时间标识;
获取第二目标用户设备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与目标4G小区所属基站进行交互的至少一份的第二交互信令,所述第二交互信令中包括第二目标用户设备与目标4G小区所属基站进行交互的第二通信流量值和第二交互时间标识;
将第二经纬度信息确定为第二用户位置信息,将第二通信流量值确定为第二流量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发送时间标识和所述第二交互时间标识将所述第二经纬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通信流量值进行对应,获得至少一组相互对应的第二用户位置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第二目标用户设备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发送的至少一份第二最小路测报告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4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