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业务流编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3918.8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2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得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8/20;G06F8/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夏健君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业务 编排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业务流编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构建业务流程编排的开发代码,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开发代码中的部分业务逻辑封装为多个操作节点,对各个操作节点进行可视化显示,获取各操作节点的增删指令和输入数据,得到整个业务流程的数据流向,实现业务流程编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技术门槛低、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整个业务流的执行和编排的可靠性、业务变更灵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视化业务流编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在的企业IT系统都是针对具体业务和流程,将原有的操作和数据线上话,提高整个业务的执行效率。系统具有明确的业务属性和固有的业务逻辑,例如企业ERP系统,CRM系统等,根据企业的真实业务场景定制开发实现。
传统软件实施方法是以下方案:
首先,调研客户相关业务需求,梳理整个业务流向,将整体的业务需求抽象到数据设计和业务逻辑设计中,定制设计数据结构和业务流。然后,进行系统开发,包含前后端代码开发。其次,需要测试团队和业务用户,参与整个测试验收。最后需要申请和准备对应的硬件资源,部署服务,上线整个IT系统。以上的关键环节需要专业的人员参与。例如业务需求梳理分析,需要业务部门实际业务人员和熟悉IT业务的专业资源的需求,整体业务抽象到数据设计和业务逻辑设计过程中,需要IT架构师参与,包括整个系统的开发需要专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整个系统的投产使用都需要各个部门和专业人员参与,目前这种方式可以可以满足一些业务固定,没有变动的场景。
但是现在的发展趋势,企业中的业务变动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更越来越来,那IT系统的更新迭代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在的企业数字化过程中,传统方案面临以下问题:一个是传统软件开发流程赶不上业务的更新迭代的速度。第二个是传统软件开发和设计过程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对于非IT企业而言是极大的投入和门槛。低代码平台也就应运而生。
首先是传统软件开发流程,设计到的核心步骤包括业务梳理,需要跟具体的业务用户沟通梳理好整个业务流程,根据具体的需求产出需求说明和原型设计。然后交由技术架构师进行技术架构设计,整个技术架构设计需要满足业务需求,客户实际的IT架构,保证性能和开发质量。随后需要专业的开发工程师进行业务实现。整个过程的周期最快也在一个月以上。
这个更新的速度和远远无法满足现有的企业业务变更的需求,往往的情况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业务有会发生多次变更,此时会有一下两个风险,一个是陷入继续梳理,设计,开发,更新的过程,继续整个周期,导致变更迟迟无法上线,整个系统迭代周期无限拉长,同事业务人员无法使用系统开展新的业务,软件开发人员也需要高强度更新迭代。另一个风险是项目停止。需要重新启动新的项目来应用新的需求,导致企业的IT系统越来越多,整个IT服务混乱。并且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专业资源需求也会成为企业的成本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低技术门槛和人力成本的可视化业务流编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视化业务流编排方法,包括构建业务流程编排的开发代码,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开发代码中的部分业务逻辑封装为多个操作节点,对各个操作节点进行可视化显示,获取各操作节点的增删指令和输入数据,得到整个业务流程的数据流向,实现业务流程编排。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过程具体为:
将所述开发代码中用户对于数据的数据增加操作抽离封装为数据新增节点;
将所述开发代码中用户对于数据的删除操作抽离封装为数据删除节点;
将所述开发代码中用户对于数据的修改操作抽离封装为数据修改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得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得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3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