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工作模式探测器的等时间间隔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13880.4 | 申请日: | 202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9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余达;司国良;石俊霞;邵帅;孙铭;张艳鹏;王梦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N5/374 | 分类号: | H04N5/374;H04N5/04;H04N5/765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朱红玲 |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模式 探测器 时间 间隔 图像 数据传输 方法 | ||
多工作模式探测器的等时间间隔图像数据传输方法,涉及多工作模式探测器应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TDICMOS探测器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均按照最快行频连续进行多行图像数据的传输,剩余的时间段设置为消隐期,则可能出现接收端需要大容量存储器进行图像数据缓存等问题,本发明提出根据工作的探测器行频来设置传输间隔时间,尽量让图像数据均匀分布,减少接收端的数据缓存。本发明将不同行频的图像数据等间距数据,减小接收端数据缓存的压力,提高应用的可靠性,减小资源开销。将当前执行的行周期长度锁存后送入数传模块来产生各行数据延迟的间隔时间,保证输出的图像数据尽量均匀,也降低成像部分的资源占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工作模式探测器的等时间间隔图像数据传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可靠性应用的多工作模式探测器的等时间间隔图像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TDICMOS探测器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不止一种分辨率工作模式。多光谱谱段像元尺寸大,一种分辨率即满足应用;而全色谱段的像元尺寸小,在不同的应用模式下需要获取两种分辨率的图像。因此多光谱和全色的行周期长度比例关系在不同的应用模式下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探测器的驱动工作时序和数据传输的数传接口时序。在不同的应用模式下,又根据仅传输全色图像还是全色和多光谱图像都传输的不同,衍生出四种不同数据量的传输模式,为了满足接收端有限的传输能力,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可达到的最高行频不同。若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都按照最快行频连续进行多行图像数据的传输,剩余的时间段设置为消隐期,则可能出现接收端需要大容量存储器进行图像数据缓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TDICMOS探测器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均按照最快行频连续进行多行图像数据的传输,剩余的时间段设置为消隐期,则可能出现接收端需要大容量存储器进行图像数据缓存等问题,提供一种多工作模式探测器的等时间间隔图像数据传输系统。
多工作模式探测器的等时间间隔图像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CMOS成像系统实现,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在传输图像数据时,连续传输的间隔时间由成像控制器内的驱动时序模块的行周期长度决定:
每次数传的读操作由驱动时序模块数据有效信号的下降沿启动;完整行发送通过状态机循环实现;
成像控制器内的422解析模块输出设置的软行周期长度数据和外部输入的行周期信号,通过成像控制器内的行周期处理模块选择模式,输出合并后的行周期长度数据;即在同速模式下输出外部输入的行周期信号,在异速模式下输出设置的软行周期长度数据;
将合并后的行周期长度数据送入驱动时序模块后,输出多光谱一行时序的起始脉冲、以像素时钟周期为当量的当前执行的行周期长度数据、以数传时钟周期为当量的当前执行的行周期长度数据以及多光谱的数据输出启动信号到数据整合模块,控制数据整合模块输出2711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将不同行频的图像数据等间距数据,减小接收端数据缓存的压力,提高应用的可靠性,减小资源开销。
2、将当前执行的行周期长度锁存后送入数传模块来产生各行数据延迟的间隔时间,保证输出的图像数据尽量均匀,也降低成像部分的资源占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CMOS探测器的调试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摄像状态控制信号的传输流程图;
图3为完整行发送的状态机循环图;
图4为行周期信号的传输流程图;
图5为驱动时序模块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3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钢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氰基取代的烯胺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