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油渣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8963.4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4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平原;廖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原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B01D29/82;B01D29/96;B01D29/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油渣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油渣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筒、顶盖、分散机构、第二分散锥和第一过滤网桶,顶盖顶部中心位置处贯穿固定有进料管,分离筒内设置有分散机构。分离筒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分散锥,分离筒内部呈圆周阵列设有多个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外侧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阻流板;第一分散锥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立锥,第一立锥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底端固定有第二分散锥;分离筒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桶。本发明通过设置分散机构与第二分散锥,能够对引入到分离筒内的工业油进行分散处理,从而降低工业油的冲击力,进而防止滤网发生形变甚至断裂,进而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油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油渣分离从环境环保的角度来讲,工业废油及工业分油机产生的油渣的削减及再利用变得重要起来,将废油及油渣进行再处理,减少废油量,使其作为燃料油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充分减少工业经营成本。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6320232U的文献提供油渣分离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离仓体,所述分离仓体一侧的外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开设有过滤槽,且过滤槽配套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分离仓体另一侧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分离仓体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工作台,从油箱中输出的液压油完成工作后进入进料管中,通过分离仓体进行过滤后,液压油通过放料管输入油箱中继续使用,而存在油渣的将会被拦截,定期完成分离后,将分离后的滤渣从离仓体与出料口位置排出,完成工作,大大提升装置液压油的使用寿命,间接的确保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上述专利在对油渣进行分离时,是直接将废油排放至分离仓体内部,此时废油垂直下降进入到分离仓体内并直接冲击到滤网表面,在长时间对大量废油进行油渣分离时,大量废油的强大冲击力极易使得滤网发生形变甚至断裂,进而导致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油渣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油渣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油渣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筒、顶盖、分散机构、第二分散锥和第一过滤网桶。
所述分离筒顶部通过铰链铰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中心位置处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料管;
分离筒内设置有分散机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第一分散锥、第一转杆和阻流板。
分离筒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分散锥,所述分离筒内部呈圆周阵列设有多个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侧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呈阻流板;
第一分散锥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立锥,所述第一立锥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散锥。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阻流板呈S形状,所述第一分散锥外壁呈圆周阵列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滤孔,所述分离筒一侧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一端均连接有阀门。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分离筒内壁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承托块,所述第二承托块顶部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内设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承托块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安装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一侧设有阻尼轴承,所述第一转杆一端位于阻尼轴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原,未经平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8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