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复合AB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4853.0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7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浩晶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04 |
代理公司: | 绍兴暨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72 | 代理人: | 蒋超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复合 ab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复合AB纱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提供符合要求的A粗纱原料和B粗纱原料的材料;所述A粗纱原料由以闪光纤维、竹纤维、主料纤维和涤纶组成;所述A粗纱原料依次经过和料、清棉、梳棉以及并条的工序,分别制取熟条A1和熟条A2;所述B粗纱原料由以单一品种的纤维组成;所述B粗纱原料依次经过和料、清棉、梳棉以及并条的工序。有益效果:精确控制闪光纤维混纺比例及闪光纤维平等伸直程度、精细分布闪光纤维在纱表面的数量,利用紧密赛络技术提高闪光养眼效果,利用氨纶包芯弹力纱技术达到闪光动态效果,运用纤维分布规律,使闪光纤维尽可能地分布在纱的外层,制成的面料风格迥异,色彩丰富,有种彩虹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生产复合AB纱的方法。
背景技术
AB纱是常规赛络纺或紧密赛络纺在生产中得到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引入两根不同的粗纱于细纱机中,利用牵伸过程中两根粗纱不同的纤维牵伸滑移特性,使得两个组分在各个纱线截面上的分布变得不均匀,之后利用AB两种原料的染色性能的差异,进行染色,或利用AB两种组分颜色的差异,形成不规律的花色纱线。
传统的生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尤其无法满足小比例功能性纤维混纺织物的纺织要求,随着纺纱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逐步向时尚化、风格化、多样化发展,在现有纺纱设备基础上,开发出色彩斑斓,风格迥异的纱线就显得非常必要。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生产复合AB纱的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复合AB纱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提供符合要求的A粗纱原料和B粗纱原料的材料;
所述A粗纱原料由以闪光纤维、竹纤维、主料纤维和涤纶组成;
所述A粗纱原料依次经过和料、清棉、梳棉以及并条的工序,分别制取熟条A1和熟条A2;
所述B粗纱原料由以单一品种的纤维组成;
所述B粗纱原料依次经过和料、清棉、梳棉以及并条的工序,分别制取熟条B1和熟条B2;
将所述熟条A1和所述熟条A2同时加工,依次经过双孔喇叭口和双孔集束孔,经牵伸后加捻制取A粗纱;
将所述熟条B1和所述熟条B2同时加工,依次经过双孔喇叭口和双孔集束孔,经牵伸后加捻制取B粗纱;
将所述A粗纱和所述B粗纱放入到并条机内进行并条处理,完成后再混合成粗纱,最后用细纱筒子将粗纱制成成品纱。
作为优选的,所述A粗纱原料中闪光纤维混纺差异控制在±1.0%以内,所述A粗纱原料和B粗纱原料的材料的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中的任一一色。
作为优选的,所述A粗纱、B粗纱以及AB纱制取时所需要的使用的设备为环锭赛络纺设备或赛络紧密纺设备。
作为优选的,所述A粗纱原料中的闪光纤维采用3.3dtex的粗旦纤维,主料纤维和涤纶采用1.3dtex的细旦纤维。
作为优选的,所述清梳联工序中棉条的指标为:干定量17.0克/5米-20.0克/5米,出条速度130米/分;并条一工序中总牵倍数6.32倍-6.58倍,后区牵伸倍数1.75,出条速度320米/分,并合数6根;并条二工序中总牵倍数7.82倍-8.04倍,后区牵伸倍数1.35,出条速度320米/分,并合数7根,熟条纤维伸直度在95%以上。
作为优选的,构成所述A粗纱原料的主料纤维的组成比例与构成所述B粗纱原料的单一品种纤维的组成比例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浩晶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浩晶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4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