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04497.2 | 申请日: | 2022-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1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向小路;李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深源技术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797 | 分类号: | H02M7/797;H02M1/12;H02M1/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ac dc 双向 变换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包括三路boost电路和一路输出电容电路,每一boost电路包括电感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电感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及自耦电感,开关电路包括八个开关管及四个二极管,每四个开关管串联构成一个桥臂,两个桥臂并联后连接输出电容电路的一侧,每两二极管串联后与位于一桥臂中间的两开关管并联,所述自耦电感初级绕组的同名端和次级绕组的异名端均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该自耦电感初级绕组的异名端和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分别连接一桥臂的中点,输出电容电路的另一侧作为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的第二外接侧,三路boost电路中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作为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的第一外接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
背景技术
交直流双向变换电路是工频交流和直流相互转换电路,使得电源转换系统变得更简单高效,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交直流双向变换电路被广泛运用于光伏储能、APF等诸多新能源电力电子装置中,尤其近年来,光伏、风电、充储一体与储能结合及向大功率发展,大功率三相交直流变换需求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当前行业还是沿用传统的T型三电平或I型三电平技术,使之交直流双向变换,由于行业习惯和高压半导体限制,开关频率目前很少超过20kHz,无论在功率电感或EMC滤波都有很多挑战,例如体积大,成本高,滤波难度大;尤其是在逆变三电平滤成标准正弦波,为了低成本实现滤波,业内通常采用LCL滤波器,LCL滤波器二次谐振非常容易引起控制环路振荡,尤其在多机并联中,LCL滤波器二次谐振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振荡更容易发生,给环路控制带来更多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开关频率,实现低成本滤波,同时减少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纹波、降低控制难度的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交直流双向变换电路,包括三路结构相同的boost电路和一路输出电容电路,其中,每一所述boost电路包括电感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电感电路包括第一电感以及自耦电感,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八个开关管以及四个二极管,每四个开关管串联构成一个桥臂,两个桥臂并联后连接至输出电容电路的一侧,每两二极管串联后与位于一桥臂中间的两开关管并联,且串联连接的两二极管之间的连接点连接输出电容电路,所述自耦电感初级绕组的同名端和次级绕组的异名端均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该自耦电感初级绕组的异名端和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分别连接一桥臂的中点,所述输出电容电路的另一侧作为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的第二外接侧,三路boost电路中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作为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的第一外接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输出电容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串联后与三路boost电路的桥臂并联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的连接点为所述输出电容电路的中点,并连接串联连接的两二极管之间的连接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还包括一EMI滤波电路,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分别并联于三相AC-DC双向变换电路的第一外接侧和所述输出电容电路的中点之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开关管选用MOSFET、IGBT管、GaN管或SiC功率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深源技术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深源技术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4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