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岸养殖装置及离岸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1672.2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65;A01G33/00;B63B35/32;B63B35/44;E02B1/00;E02B3/04;E02B3/06;E02B8/06;E02D27/40;E02D29/067;E02F3/88;E02F3/90;E02F5/2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刘童笛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岸 养殖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离岸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岸养殖装置及离岸养殖系统,其中离岸养殖装置包括网箱和第一浮箱,所述第一浮箱与所述网箱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网箱的一侧。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离岸养殖装置,所述第一浮箱与所述网箱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网箱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浮箱能够降低至少一个一部分波浪高度,进而能够为网箱内的被养植物提供一个更平静的养殖环境,以降低海上养殖网箱受风浪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岸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岸养殖装置及离岸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离岸养殖总体包括近海养殖和远海养殖(水深20-80m范围)。其中远海养殖主要分为养殖工船、养殖平台、网箱三类:其中网箱较受风浪限制,目前仍然处于待解决阶段,如何减少网箱遭受风浪的破坏,成为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远海养殖系统如深蓝一号,在网箱材料、构造和施工等方面有了很大突破,但是对于养殖产业来讲,依然存在海上养殖环境恶劣,能源供给不足,无法建设生产生活保障设施等问题,同时,深蓝一号对深海养殖系统外围水下部分并没有限制,其无法形成稳定流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海上养殖网箱受风浪环境影响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强抗风浪能力的离岸养殖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深海养殖面临的风浪破坏的安全问题,提供一种集养殖区域、安全消浪、智能清理和生产生活保障系统一体的形成较为稳定流场的立体的离岸养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离岸养殖装置,包括网箱和第一浮箱,所述第一浮箱与所述网箱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网箱的一侧。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离岸养殖装置,所述第一浮箱与所述网箱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网箱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浮箱能够降低至少一部分波浪高度,进而能够为网箱内的被养植物提供一个更平静的养殖环境,以降低海上养殖网箱受风浪环境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箱位于所述网箱靠近洋流上游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浮箱能够抵消一部分波浪,进而能够为网箱内的被养植物提供一个更加平静的养殖环境。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浮箱,所述第二浮箱与所述第一浮箱围成至少一个夹角,至少一个所述网箱位于所述夹角内。所述第二浮箱与所述第一浮箱围成至少一个避浪避风的夹角,进而能够为网箱内的被养植物提供一个更加平静的养殖环境。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浮箱,所述第三浮箱、第二浮箱与所述第一浮箱围成至少一个放置水域,所述放置水域的一侧设有开口,且至少一个所述网箱位于所述放置水域内。所述第二浮箱与所述第一浮箱围成至少一个一侧开口的避浪避风放置水域,进而能够为网箱内的被养植物提供一个更加平静的养殖环境。
优选的,所述第三浮箱、第二浮箱与所述第一浮箱围成工字型构造,所述工字型构造的所形成的一侧开口的区域为放置水域。这种结构中三面由浮箱围成形成避风港结构,同时浮箱还具有消浪的作用,由此为放置水域内的网箱提供更加平静的水域环境。另外,工字型结构形成背靠背的两个放置水域,在不影响养殖能力的情况下提高抗风浪能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箱、第二浮箱或第三浮箱用作船舶停靠的码头。
优选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离岸养殖装置,还包括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用于为所述网箱上设备供电,所述发电模块位于所述第一浮箱上。
具体地,设备为网箱监测设备、安装于网箱上的水下摄像或采样设备、鱼饲料、换网、维护设备、传感器等。即位于网箱上的需要用到电力的设备。
优选地,所述发电模块为光伏发电设备。
优选地,所述网箱包括骨架和连接于所述骨架上的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与所述骨架共同围成顶部敞口设置的养殖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箱的至少一侧柔性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底部通过第二锚索固定于海床或河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1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