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网关、SDN控制器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00253.7 | 申请日: | 2022-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3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新;骆益民;潘俊斌;赖柏辉;余冬玲;李亮;谢楚慈;陈烈强;刘雁斌;江永杰;刘年;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霞;臧建明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网关 sdn 控制器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政企专网,政企总部用户端通过光传送网OTN专网接入所述政企专网,政企分支用户端通过因特网接入所述政企专网,所述OTN专网与所述因特网之间设置有转发网关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SDN控制器,所述转发网关与所述SDN控制器连接,所述因特网设置有接入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入网关获取所述政企分支用户端通过所述因特网发送的原始数据包;
所述接入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原始数据包进行加密封装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包;
所述接入网关通过所述因特网将所述加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转发网关,以使得所述转发网关通过所述OTN专网将认证通过的加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政企总部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原始数据包进行加密封装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包,包括:
所述接入网关若确定与所述原始数据包中目标用户端标识对应的用户端为政企总部用户端,则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原始数据包进行加密封装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包包含表征政企业务数据的数据净荷;
所述接入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原始数据包进行加密封装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包,包括:
所述接入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数据净荷分别进行加密处理和认证运算,得到加密数据和认证值;
所述接入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加密数据和认证值进行第一封装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网关通过所述OTN专网将认证通过的加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政企总部用户端,包括:
所述转发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解密认证配置,按如下方式通过所述OTN专网将认证通过的加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政企总部用户端:
所述转发网关对所述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得到解封装数据包;
所述转发网关对所述解封装数据包中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数据;
所述转发网关对所述解密数据进行认证运算,得到复核值;
若所述复核值与所述解封装数据包中的认证值相同,则所述转发网关确定所述加密数据包为认证通过的加密数据包;
所述转发网关将所述解密数据进行第二封装处理,得到第一解密数据包,通过所述OTN专网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政企总部用户端。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政企专网,政企总部用户端通过光传送网OTN专网接入所述政企专网,政企分支用户端通过因特网接入所述政企专网,所述OTN专网与所述因特网之间设置有转发网关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SDN控制器,所述转发网关与所述SDN控制器连接,所述因特网设置有接入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转发网关获取所述政企总部用户端通过所述OTN专网发送的原始数据包;
所述转发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原始数据包进行加密封装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包;
所述转发网关通过所述因特网将所述加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接入网关,以使得所述接入网关通过所述因特网将认证通过的加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政企分支用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包包括表征政企业务数据的数据净荷;
所述转发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原始数据包进行加密封装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包,包括:
所述转发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数据净荷分别进行加密处理和认证运算,得到加密数据和认证值;
所述转发网关采用所述SDN控制器预先远程配置的加密封装配置,对所述加密数据和认证值进行第一封装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02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金属件表面电镀加工处理方法
- 下一篇:客服问题处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