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柏治理长江流域区域石漠化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99909.8 | 申请日: | 2022-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昌;刘学全;杨佳伟;史玉虎;戴薛;朱建新;杜拾平;胡兴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9/00;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王豫川 |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柏 治理 长江流域 区域 石漠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柏治理长江流域区域石漠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苗:选择侧柏苗木为2年生的容器苗,苗高≥65厘米,地径≥0.8厘米,高径比40-50之间,根系长度25厘米以上,色泽正常,S2、选址:主要选择长江流域土壤贫瘠区域,土壤深度>25厘米,坡度在10-35°,岩石裸露率达5%-45%,S3、挖种植坑:沿等高线打点、挖坑,本发明通过选择侧柏来治理长江流域区域性石漠化问题,侧柏属于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具有耐旱特征,常为阳坡造林树种,也是常见的庭院绿化树种,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叶和枝入药,可收敛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种子有安神、滋补强壮之效。兼具一定的药用功能,从而发挥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柏治理长江流域区域石漠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江流域是人类开发活动较多的地方,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经济也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0%以上。
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治理长江流域区域荒漠化问题,可以通过栽种植被来进行有效治理,但是通过简单的栽种,不经过长期观察选苗,会导致种植的植被无法适应长江流域石漠化的灰岩,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无法有效蕴藏水分,导致植物无法生存,这样不仅无法起到治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同时导致大量树苗死亡,造成资源浪费和财产损失,并且容易加剧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使环境治理更加急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错误选苗及种植方法导致植株存活率低,无法有效治理长江流域区域性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侧柏治理长江流域区域石漠化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柏治理长江流域区域石漠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苗:选择侧柏苗木为2年生的容器苗,苗高≥65厘米,地径≥0.8厘米,高径比40-50之间,根系长度25厘米以上,色泽正常;
S2、选址:主要选择长江流域土壤贫瘠区域,土壤深度>25厘米,坡度在10-35°,岩石裸露率达5%-45%;
S3、挖种植坑:沿等高线打点、挖坑,种植坑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
S4、种植布局:两等高线之间,侧柏种植坑呈交错设置,呈品字形分布,遇到裸露岩石错开挖种植坑点,株行距2米×2米,每亩167株;
S5、种植要求:充分利用农业覆膜和保水剂的原理,在造林侧柏树种时,将保水剂埋在造林树种根系下的种植坑里,围绕造林树地径处一圈覆盖地膜,以减少土壤水分损失,便于新造苗木获得足够水分,促进苗木成活率增加。
优选的,所述S1中侧柏苗选择木质化、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苗木。
优选的,所述S5中保水剂采用0.3-1毫米M型保水剂,覆膜采用可降解农业地膜。
优选的,所述S5中覆膜裁剪大小与种植坑大小对应。
优选的,所述使用S5方法种植成活率为95.2%。
优选的,所述侧柏幼苗栽植3年后,苗木幼树地径平均值至为17.3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选择侧柏来进行治理长江流域区域性石漠化问题,侧柏属于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具有耐旱特征,常为阳坡造林树种,也是常见的庭院绿化树种,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叶和枝入药,可收敛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种子有安神、滋补强壮之效。兼具一定的药用功能,从而发挥经济价值;
2、本发明充分利用保水剂及覆膜技术,在侧柏种植坑内填充保水剂,并在栽种坑表面覆盖覆膜,来辅助树苗生根,有效保持根部水分充足,达到更高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