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99784.9 | 申请日: | 202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达;李雪;陈永胜;孙焕丽;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2 | 分类号: | G01R31/3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60 | 代理人: | 田昱川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新能源 汽车 数据 动力电池 安全性 评价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及装置。所述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单车数据;对单车数据进行划分,从而获取至少一个充电工况片段数据和/或至少一个行驶工况片段数据;根据充电工况片段数据获取至少一个充电故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行驶故障参数;根据每个充电故障参数获取该充电故障参数的故障评分值和/或根据每个行驶故障参数获取该行驶故障参数的故障评分值。本申请的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既考虑各个充电故障参数和/或行驶故障参数的严重程度,又考虑全体故障的综合效果,适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价也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当前技术对故障风险的包含维度较小,只考虑充电或行驶单一工况,或考虑的故障数量较少,并且没有综合性评价的结果,没有综合评估等级划分,不能直观反映动力电池的安全状态和存在的故障风险。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来至少解决上述的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所述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单车数据;
对所述单车数据进行划分,从而获取至少一个充电工况片段数据和/或至少一个行驶工况片段数据;
根据所述充电工况片段数据获取至少一个充电故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行驶故障参数;
根据每个充电故障参数获取该充电故障参数的故障评分值和/或根据每个行驶故障参数获取该行驶故障参数的故障评分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每个充电故障参数和/或行驶故障参数的权重信息;
为各个所述充电故障参数和/或行驶故障参数进行分类,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故障组,每个故障组至少包括一个充电故障参数和/或行驶故障参数;
对位于同一组内的各个充电故障参数和/或行驶故障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获取相关性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充电故障参数获取该充电故障参数的故障评分和/或每个行驶故障参数获取该行驶故障参数的故障评分、所述相关性信息以及所述每个充电故障参数和/或行驶故障参数的权重信息获取每个故障组的安全性评分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获取的各个充电故障参数获取该充电故障参数的故障评分值和/或行驶故障参数获取该行驶故障参数的故障评分值以及获取的每个故障组的安全性评分值对车辆进行电池安全响应等级分类。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单车数据进行划分,从而获取至少一个充电工况片段数据和/或至少一个行驶工况片段数据包括:
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充电枪连接状态信号和高压上电状态信号对所述单车数据进行划分,若是,则通过充电枪连接状态信号和高压上电状态信号对所述单车数据进行划分。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单车数据进行划分,从而获取至少一个充电工况片段数据和/或至少一个行驶工况片段数据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