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柑橘间座壳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99457.3 | 申请日: | 2022-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6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虎;李新生;孙敬权;蒋伟;马衍峰;孙丽梅;孔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7/14 | 分类号: | A01N47/14;A01N47/24;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邢贤冬;徐冬涛 | 
| 地址: | 22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柑橘 间座壳菌 杀菌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柑橘间座壳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为主要有效成分,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比为1:1~16:1;所述的应用为预防或防治柑橘属植物主干、枝、叶片和果实被柑橘间座壳菌形成的毒素侵染。本发明将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进行复配,对柑橘间座壳菌侵染引起的树脂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表现出了出色的增效杀菌效果。同时,本发明采用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进行复配,可以降低吡唑醚菌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子囊菌亚门真菌—柑橘间座壳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含有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在预防或防治柑橘被子囊菌亚门真菌侵染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含有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在预防或防治柑橘间座壳菌侵染的应用。
背景技术
代森锰锌,英文通用名:Mancozeb,化学名称: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和锌络盐。代森锰锌是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吡唑醚菌酯又名唑菌胺酯,英文通用名称Pyraclostrobin,分子式C19H18ClN3O4,化学名称为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内吸传导性和耐雨水冲刷性能,且应用范围较广。
柑橘树脂病又称砂皮病、蒂腐病,是由柑橘间座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柑橘上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枝干、果实、叶片等部位,在柑橘园的为害症状可归纳为4种类型,即流胶型、干枯型、砂皮型和蒂腐型。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毁园,影响树体寿命或贮运过程中大量烂果,影响果实商品价值。
为了降低或防止柑橘被间座壳属真菌侵染,当前使用的措施主要为如下措施:
农业防治:栽培不易被柑橘间座壳属真菌侵染的品种,引入无病苗病;秋季及采果后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防寒防冻,防治其他病虫害,避免造成伤口;早春树干涂白,合理修剪,药剂预防;夏季树干涂白,防止日灼伤,合理修剪,雨季注意通风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刮除流胶硬块及下部的腐烂皮层和木质层,彻底剪除树脂病病枝、树脂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果园病菌来源,树干涂白;增施钙镁磷肥,补充微量元素,避免树叶缺素黄化;合理修剪,留果适量避免果树负荷过大,同时及时采收,轻采轻放,减少果实受伤,及时剔除病果、伤果,进行包装储藏,并结合一些防腐药剂和措施,防止和减轻果实蒂腐。
化学防治:杀菌剂对柑橘间座壳菌防治结果表明,16%咪鲜·异菌脲浓度为320毫克/升,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浓度为435.5毫克/升,42.4%唑醚·氟酰胺浓度为211.8毫克/升,430克/升戊唑醇浓度为71.6毫克/升,27.8%噻呋·己唑醇浓度为184.8毫克/升,10%己唑醇在其最高浓度为70毫克/升时,对柑橘间座壳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然而,农业防治属于纯防御性措施,效率、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和可靠,尤其当盛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真菌侵染时。同样的,随着抗药性的产生,上述几种化学防治,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含有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在预防或防治柑橘被子囊菌亚门真菌—柑橘间座壳菌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治柑橘间座壳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为主要有效成分,代森锰锌与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比为1:1~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