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漏油液压千斤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9104.3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6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金诚汽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B66F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卢海龙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油 液压 千斤顶 | ||
1.防漏油液压千斤顶,包含液压系统(2),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3)、油腔(30)、出液环形槽(301)、出液管(3011)、进液环形槽(302)、进液管(3021)、第一通孔(31)、第一密封圈(311)、第一盲孔(32)、第二密封圈(321)、第二通孔(3201)、升降轴(4)、活塞(41)、长凹槽(42)、第一防滑纹路(421)、内螺纹管(5)、螺杆(51)、手轮(511)、滑杆(52)、柱状刹车皮(53),所述液压缸(3)内设有油腔(30),油腔(30)顶端设有同轴的出液环形槽(301)、第一通孔(31),液压缸(3)外侧设有与出液环形槽(301)槽底连通的出液管(3011),第一通孔(31)内设有同轴且密封固定的第一密封圈(311),油腔(30)底端设有同轴的进液环形槽(302)、第一盲孔(32),液压缸(3)外侧设有与进液环形槽(302)槽底连通的进液管(3021),第一盲孔(32)内孔顶端设有同轴且密封固定的第二密封圈(321),第一密封圈(311)下方的第一盲孔(32)孔壁设有第二通孔(3201),液压缸(3)中部设有升降轴(4),升降轴(4)上端伸出液压缸(3),升降轴(4)下端依次经过第一密封圈(311)内孔、油腔(30)、第二密封圈(321)内孔,升降轴(4)下端伸入第一盲孔(32),升降轴(4)下端侧壁设有轴向设置的长凹槽(42),长凹槽(42)槽底设有第一防滑纹路(421),液压缸(3)外侧壁设有与第二通孔(3201)同轴的内螺纹管(5),内螺纹管(5)内孔拧有螺杆(51),螺杆(51)远离液压缸(3)的一端设有手轮(511),螺杆(51)靠近液压缸(3)的一端设有同轴的滑杆(52),螺杆(51)与滑杆(52)的一端铰接且铰接转轴为螺杆(51)轴线,滑杆(52)另一端伸入第二通孔(3201)内,滑杆(52)伸入第二通孔(3201)的一端设有柱状刹车皮(53),柱状刹车皮(53)压在长凹槽(42)槽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底端设有底座(1),底座(1)下端面布满防滑钉(11),底座(1)上端面还设有液压系统(2),出液管(3011)、进液管(3021)均与液压系统(2)适应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轴(4)顶端设有承物台(43),承物台(43)上端面设有防滑纹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凹槽(42)永远位于第二密封圈(321)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轴(4)与第一密封圈(311)、第二密封圈(321)之间密封滑动配合,升降轴(4)与第一盲孔(32)之间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2)长度大于第二通孔(3201)轴向长度与长凹槽(42)深度之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32)孔壁最下端设有第二通孔(3202),第二通孔(3202)内设有塞子(320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金诚汽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兴金诚汽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1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