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流型的混合直流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9010.6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3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琦;李炳坤;段昭宇;郑钧元;尹来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3/087 | 分类号: | H02H3/08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奥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20 | 代理人: | 叶以方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流 混合 直流 断路器 | ||
1.一种限流型的混合直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快速开关UFD、一组负载换向开关LCS、限流器和主断路器;
所述限流器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0、二极管D和耗能电阻Rd和避雷器MOA1;
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依次连接形成串联回路,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串联接点连接超快速开关UFD一端,超快速开关UFD另一端连接负载换向开关LCS的一端;二极管D和耗能电阻Rd串联,串联后的二极管D和耗能电阻Rd分别与电感L0及避雷器MOA1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串联接点,并联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串联接点;
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串联接点连接主断路器的一端,主断路器的另一端连接负载换向开关LC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流型的混合直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断路器包括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多个IGBT1...IGBTn和避雷器MOA2;
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7依次连接形成串联回路,多个IGBT1...IGBTn串联,并与避雷器MOA2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串联接点,并联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串联接点;
二极管D5和二极管D7串联接点连接二极管D2和二极管D4串联接点,二极管D6和二极管D8串联接点连接负载换向开关LC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限流型的混合直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工作为六个阶段:
1)阶段1(tt0):系统处于稳态运行,在t0发生短路;
2)阶段2(t0tt1):此阶段故障电流急剧增加;
3)阶段3(t1tt2):LCS在t1时打开,电流转移至电流换向路径;FCL中MOA1两端的电压达到其工作电压,MOA1开始吸收能量,当MOA1在t2完成吸收能量时,其电流值减小到零;
4)阶段4(t2tt3):此时MOA1退出运行,FCL中的L0完全与电路相连,电流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实现了限流功能;
5)阶段5(t3tt4):L0在t3开始通过EDC释放能量,当t3时刻MB中的IGBT关断时,两端电压上升;MOA2在达到其工作电压后放电,故障电流降为零后实现故障隔离功能,iDR为流过EDC的电流;
6)阶段6(tt4):系统电流在t4达到零后,存储在L0中的能量继续通过EDC耗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0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