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92657.6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18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龙;黄彦平;刘光旭;臧金光;唐佳;卓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在储热本体上开设流道侧流通孔来连通第一引导通道和储热腔,同时,在储热本体中形成有用于存储备用工质的工质存储腔和与该工质存储腔连通的储热侧流通孔,从而在第一引导通道中的高温工质发生失温的情况时,通过转动件带动储热本体转动,从而使位于换热本体上的流道侧流通孔和位于储热本体上的储热侧流通孔对应连通,从而使位于工质存储腔中的备用工质流入第一引导通道中,对该第一引导通道中的工质进行加热的同时推动该工质流出第一引导通道中,从而避免出现第一引导通道中的高温工质由于温度降低而发生凝固,造成流道堵塞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热量传递的能量转换设备,主要分为壳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等不同种类,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领域。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具有可持续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的第四代核反应堆,其中铅冷快堆和熔盐堆都采用比水粘性大、换热系数高的高熔点流体作为冷却剂,它们相比于其他冷却剂具有相当高的传热系数,有助于提高堆芯出口温度及核反应堆效率。
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此类冷却剂在常温状态下易发生凝固,因此,当该冷却剂作为换热工质位于换热器的流道中时,一旦工质输送出现异常,例如,当换热器中由于事故而导致流入的工质温度较低或者当换热器内部流道相对于外界环境出现泄漏,此时换热器中的工质就会由于自身温度变化而凝固,从而造成换热器的流道堵塞,影响整个工作系统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能够防止换热器的流道由于设备运行异常而造成工质堵塞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换热本体,形成有储热腔和第一引导通道,换热本体开设有连通第一引导通道和储热腔的流道侧流通孔;储热组件,容纳于储热腔,储热组件包括储热本体和设置于储热本体的转动件,储热本体设置有互相连通的工质存储腔和储热侧流通孔,工质存储腔用于存储备用工质;在第一引导通道中的工质失温的情况下,通过转动件带动储热本体转动,以使流道侧流通孔和储热侧流通孔对应,工质存储腔存储的备用工质流入第一引导通道中。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储热侧流通孔为多个,多个储热侧流通孔在储热本体上围绕工质存储腔设置,和/或,多个储热侧流通孔在储热本体上沿第一引导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引导通道为多个,多个第一引导通道围绕储热腔设置,在第一引导通道的工质失温的情况下,通过转动件带动储热本体转动,以使多个第一引导通道对应的多个流道侧流通孔与多个储热侧流通孔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引导通道对应的流道侧流通孔为多个,多个流道侧流通孔沿第一引导通道的延伸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通道的工质失温的情况下,通过转动件带动储热本体转动,以使该第一引导通道对应的多个流道侧流通孔与多个储热侧流通孔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储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储热本体远离转动件的一端的应急管,应急管与工质存储腔连通,应急管凸伸至换热本体的外侧。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换热本体还形成有多个第二引导通道,多个第二引导通道围绕储热腔并与多个第一引导通道一一间隔形成靠近储热腔的第一圆周和远离储热腔的第二圆周,第一圆周上的第一引导通道和第二圆周上的第一引导通道一一对应,第一圆周上的第二引导通道和第二圆周上的第二引导通道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换热本体包括沿第一引导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堆叠设置的至少两个径流板,每个径流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引导通道对应的第一换热孔、与第二引导通道对应第二换热孔以及与储热腔对应的储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2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舱供电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吸能结构及吸能防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