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86851.3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英;王胜;王洪凤;王庆彬;朱常香;石磊;徐宇飞;靳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30 | 分类号: | A01N63/30;A01N43/16;A01P1/00;A01P21/00;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周红英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囊耙齿菌 pr2 提取物 应用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具体为所述白囊耙齿菌PR2发酵后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公开了包含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或褐藻寡糖中的一种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照合理比例混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防效高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而且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或褐藻寡糖配合施用后,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也具有显著地增效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很多植物都会受到病毒侵染而引起病毒病,由于病毒对寄主的绝对寄生性,因此病毒病常有“植物癌症”之称;植物感染病毒后可显著降低作物的产量、品质和货架寿命。由于病毒的变异速度非常快,所以新的病毒毒株不断出现,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2020年发布的数据,目前已知有大约 1300 种病毒,在我国每年由于病毒感染作物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美元,植物病毒引起的损失已是世界人口生存的威胁之一。
目前,植物病毒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物,它虽然对病毒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防控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生物源抗病毒剂是一种新的生物农药,具有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不杀伤天敌、保护人畜安全等特点;并且具有用药量少、持效期长、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实现产业化生物防治的关键。
专利CN106399132B《一株白囊耙齿菌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白囊耙齿菌菌株(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中的应用;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为白囊耙齿菌PR2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植物病毒病为烟草植株PVX病毒病;所述烟草植株PVX病毒病的病原为马铃薯X病毒。
由于所述PR2提取物诱导的是非特异性抗性,所以理论上可以提高植物对多种病毒的抗性,包括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退绿病毒等。
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制备包括发酵所述白囊耙齿菌PR2,将发酵液离心过滤,得菌丝体的步骤以及将菌丝体采用乙醇进行提取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制备方法中,发酵采用的发酵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马铃薯提取液1000ml、酵母膏1.0g、蛋白胨3.0g、葡萄糖15.0g、琼脂17.0g。
具体地,所述马铃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30分钟,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毫升。
具体地,上述制备方法中,发酵的条件为:接种量为5~15%(体积百分数)、发酵培养温度为20~30℃,培养4~6天。
具体地,上述制备方法中,采用乙醇进行提取的步骤为:将菌丝体干燥、粉碎,加入乙醇冷浸20~30h,然后超声提取0.5~1.5h;重复提取2~4次,合并滤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6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